第18卷 終物語(續) 最終話 歷·反轉 014(第2/3頁)

那種虛幻的幸福。

我希望老倉在心底裏其實一直都懷抱著這樣的渴望。在那有如帶刺般的性格.和攻擊性的言行背後,其實還存在著那樣的一個她——這樣想的話,還是讓我有一種得到救贖的感覺。

雖然我對於老倉的想法或許有點太過於自我滿足了,但是要單以理論來評論身為幼年玩伴的她,我實在是無法做到。

與之相比,千石撫子的情況則可以用更有說服力的方式來論證——因為這個名為朽繩大人的神,是她在自己心中生成的、過去被祭祀在北白蛇神社裏的當地神明。

雖然跟雙重人格可能有點不一樣,但我曾經有一次和忍一起目睹了千石跟「朽繩大人」對話的情景——那個神,是我和忍都無法看見的、寄居在千石的裏側的蛇。

那粗暴的口吻,不禮貌的態度。

那也同樣是千石撫子——按照她本人的說法就是同一人物。

雖然對只把她看成是妹妹朋友的我來說,這是一個難以承認的事實——同時也是不得不帶著後悔作出承認的事實,但是那個單純只顯得乖巧、內向和可愛的千石撫子,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在乖巧的背後隱藏著小孩子氣。

在內向性格的背後隱藏著攻擊性的一面。

在可愛的背面隱藏著目中無人的態度。

在千石撫子的裏面,還存在著一個隨時都會爆發和破裂的千石撫子——就是這麽一回事。

只要把讓我產生「這個世界很不對勁」這個感想的至今的冒險之書重讀一遍,其實也沒什麽好奇怪的。我只不過是看到了她們裏側的姿態而已。

可以容許不合邏輯的矛盾的世界——之所以會這樣,並不是因為這裏是「鏡子裏面」,而是因為她們都是「內心中」的登場人物的緣故。

內心的自由。

就是這麽回事嗎——只要這麽一想,原以為充滿了不穩定和不確定要素的這個世界,也好像突然多出了一條主軸似的,原本覺得只是被左右反轉的風景,現在看起來也好像煥然一新了。

說起來,雖然八九寺大姐姐向我說明了鏡子的語源是「蛇目」,但是這個問題當然也存在著多種說法,還有人認為「鏡」也被稱作「影見」——也就是觀察人的影子的裝置。

正如有光就會有影那樣。

有表面就會有裏面——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裏面。

雖然感覺有點唐突,但是朽繩大人還是為了讓我更容易理解而舉了個漫畫的例子:

「據說漫畫在畫向左的臉和向右的臉時,會反映出左撇子或者右撇子的習慣——在畫某個不習慣方向的臉時,通常都會用鏡子來檢查,某些作者甚至會先在反面畫上向左的臉,然後再轉到正面重新描畫出來。所以,表和裏各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方面——盡管本質上是同一存在,但其模樣卻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漫畫的比喻是很容易明白,但不知為何卻是站在作者的角度來說的。

唔,不過也的確沒錯,就算是反轉也有各種各樣的反轉方式,而我也正因此產生了巨大的誤會,還悠然自得地活到現在。可以說在朽繩大人這位靈驗之神的協助下,這次討論已經有了成效——但是,這個解釋同時也點明了「那又怎麽樣啊?」的問題。

這裏是異世界,對我來說是異國他鄉,「完全找不到可以回去故鄉的方法」的狀況也依然毫無變化。

原來如此,鏡子這種東西,原來是會從裏側映照出人的真實一面的呢——就算鏡子的專家告訴我這樣的事實,也無法使當前事態發展到「既然如此,只要這樣做就好了嘛!」的階段。

即使跟我所認識的她們有所不同,那也同樣是她們的一個側面,所以我決不能對其視若無睹——盡管我是做好了這樣的思想準備,但是卻沒有得出相對於「怎樣做才能回到原來的世界?」和「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等等問題的解決方法,也就是對應問題的解答。

……不對。

嚴格來說,關於「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個問題,雖然跟假說有點不一樣,但我還是得到了一個可以稱為慧眼之言的指摘——這並不是來自朽繩大人,而是來自八九寺大姐姐的指摘。

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我的意見就留到最後再說」這句宣言,原來並不是什麽虛張聲勢的掩飾之詞——她心裏正懷抱著一個疑問。據她所說,那跟朽繩大人所談論的話題毫無關系,是在今早跟我分開之後就一直懷抱著的疑問。

「不,不管這裏是『鏡子裏面』也好是『鏡之國』也好,異世界也好是異次元也好,那些東西都暫且擱置一邊吧——這裏不是有許多阿良良木君認識的人嗎?有的是人,有的是朋友,有的是後輩,有的是幼年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