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活人祭祀(二)

子初語重心長:“我知道國師大人宅心仁厚,不忍殺俘虜,可是,國師大人要知道,殺俘虜不光是為了破壞姜老頭的108般變化,更是為了震懾敵人!我這十幾年一直遊歷在外,到過無數的方國,見識過無數的諸侯,當然,也見識過無數大大小小的戰爭。戰爭的要義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勝者為王。舉個簡單的例子,前面長達一百年的時間裏,西北的犬戎經常騷擾大商邊境,殺傷搶劫是家常便飯。但是,這近十年,犬戎再也不敢靠近西北500裏方圓了。國師大人,你知道這是什麽原因嗎?……”

也不等吳所謂回答,他便說了下去:“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那便是大王在十年之前禦駕親征,將他們徹底擊潰,那一場戰役,犬戎的成年男子幾乎被斬殺了八成,屍橫遍野,死傷無數,他們的牛羊也被大商的勇士全部當成戰利品帶走。正因此,嚇破了他們的膽,他們才再也不敢輕易前來騷擾了……”

“可是,若是大王沒有擊潰他們,他們會怎樣?賞賜他們?給他們大量財物?叫他們再也不要騷擾邊境了?他們會聽嗎?”

當然不會!

你進貢給敵人越多的東西,會越是養大他的胃口,他就越是貪婪。但你無法滿足他的要求時,他不假思索就一個字:打!把你打到服氣為止。然後,繼續搜刮你,直到將你的一身油脂全部刮完。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這個定律一直沒有改變。

否則,就不會有宋朝的滅亡,對日本的八年抗戰了。

送敵人禮物,絕對無法阻止敵人的肆掠。

要阻止敵人,唯有以戰止戰,以暴制暴。

“成湯時代,偉大的湯王為了顯示自己的仁慈大度,一度對周圍邊境的犬戎等寬厚籠絡,在他們遭遇災難的時候甚至伸出援手。可是,這沒用,他們一旦沒了糧草,立即就偷襲搶劫邊境的百姓,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歷代商王都無可奈何,導致許多商王隨時遷徙都城,到武丁大王時,甚至不得不放棄桑林,跑到了距離桑林七八百裏的朝歌!武丁大王仁勇兼備,可無奈當時虎患已成,幾次爭戰互有傷亡,導致犬戎尾大不掉。直到大王登基,準備多年,才在前幾年大舉進攻,徹底驅逐了犬戎……”

“所以,國師大人切勿再抱著婦人之仁!這次人祭的俘虜,幾乎全部來自周方國,也全是姬發的嫡系護衛隊。公開處決他們,其實就是為了震懾天下,也警告其他人不要再貿然加入周方國……”

子初直言不諱:“前些年,大王勵精圖治,大半的時間都在禦駕親征,令八方諸侯震懾,邊境殘余更是聞風喪膽。整個大商安寧祥和,縱不算鮮花若錦,卻也算是欣欣向榮。可這幾年,大王呆在朝歌很少外出,於是,周方國趁機到處剿滅各小的部落和諸侯國,慢慢地壯大了自己的勢力,在諸侯中已經有了極其強烈的存在感,相比之下,大王反而就顯得有些不重要了……”

這番話,其實是很客氣了。

周方國在南征北戰壯大自己成為一方霸主的時候,大王天天在朝歌鶯歌燕舞,醉醺醺的,當然無法再威懾天下了,甚至根本不知道其他人已經威懾天下了。

姬昌父子當然不是傳說中光靠一張嘴仁德治理天下,就那麽到處開倉賑災,周圍的百姓便自動投奔了。事實上,姬昌父子前些年趁著大王不注意,到處剿滅了許多小部落,靠著吞並這些小部落才慢慢地發展壯大。

更可笑的是,當帝辛終於得知姬昌父子野心勃勃趕緊趁著姬昌到朝歌述職的時候將他抓住並囚禁,可不知怎地,沒關幾天,大王又下令將他放了。

這一放,就是放虎歸山。

虎患一起,再無辦法。

帝辛鹿台自焚,其實一點也不冤枉。

“天下人之所以只知有鳳鳴岐山而不知有大王,無非是大王之前太過縱容姬昌父子……現在若是再不趁機立威,震懾天下,那就真的一團糟了,大商,也再也沒有重振雄風的可能了……”

吳所謂苦笑,再也無言可答。

他覺得子初這番話很有道理。

在這樣蠻昧的時代,的確是強者為王,你沒法和這群人談人權生存權利優待戰俘之類的——因為人家沒有這樣的條例也沒有這樣的共識——總不能你一方顯示仁慈,而完全無視敵人對你的態度。

須知,敵人若是抓住大商的戰士,也會加以比這更恐怖十倍的手段。

再者,現在昆侖派到處煽風點火,先後在朝歌和桑林引發了好幾次巨大的動亂,若是再姑息養奸,那就真的無法再安撫人心了。

殺108名俘虜,勢在必行!

吳所謂沒有再吭聲了。

他想,和平年代的人,真的很難理解戰爭的殘酷。

但是,他也不想再做東郭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