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商紂王PK周文王(三)

吳所謂無視二人的眼神,繼續道:“養寇為患絕非明智之舉,崇禎之錯,錯在調度不當,身為一國之君,沒有損有余而補不足,沒有及時用多余的庫存救濟災民。當時,他最應該做出的取舍是先利用皇帝的權威,強行征集物資安撫災民,只要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一平息,全國上下再一心對付清軍,如此,清軍根本不可能有入關的機會,整個中國的歷史都會改寫。遺憾的是,他就是舍不得或者沒有決斷的魄力,前怕狼後怕虎,總拿不出決心,結果,他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崇禎和他的文武大臣們都認為,不能輕易向大富之家下手,因為,那是動員自己的根基——哪有先向自己人下手的?難道你身為皇帝不應該先保證自己這個階層和你的大臣們的權益嗎?

至於百姓,百姓們又是另一個階層了,他們的死活能重要到出動富豪權貴的財富的地步嗎?

沒人管百姓的死活,當然,百姓也就不管你的死活了。

只剩下一條命的窮人,一旦發起瘋來,那會讓你顫栗。

李自成率領的窮人分分鐘打進北京城,要在他們之後,才輪到清軍入關。

崇禎,根本就是死於自己人之手,而不是清軍。

可以假設一下:如果崇禎當時能準確預知自己會吊死在煤山之上,家國破滅,他還會對權臣們的財富猶豫不決嗎?他會不會當機立斷,非要他們交出財富?如果那樣做,歷史會怎樣?

可是,歷史不容假設。

帝辛,本質上和崇禎一模一樣。

唯一的區別是,現在的帝辛已經知道自己當年的結局了。

因為知道了,也就無所畏懼了。

所以,不但大臣們必須交出自己多余的財富,諸侯們貢獻的貢品也沒必要藏在國庫裏——藏著也是為周軍藏的。

既然如此,不如甩開膀子,奮力一搏。

“中國的老百姓從來都是一樣的,但凡還有一口飯吃,有衣服穿,就絕不會鋌而走險。可是,一旦他們只剩下一條命了,那兇殘起來的程度,遠遠勝過無數的軍隊……所以,最好不要把他們逼到吃不起飯的地步……”

看看張獻忠的農民軍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了。

他們幾乎把整個四川全部殺光了,才導致了後來清政府的湖廣填四川。

至於書生黃巢就更不用說了,就因為他高考發揮失利,落榜了,他忽然覺得這他娘的太不公平了,隨即起兵造反,他和他的農民軍,一口氣殺了號稱八百萬人。

你以為這八百萬人全是官軍?全是官員?全是為富不仁的土豪?

那你就大錯了,歷來都一樣,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真正吃大虧的總是老百姓。死亡最多,受苦最多,顛沛流離,賣兒賣女的,總是老百姓。

穿越回來的帝辛,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

所以,他根本不在乎權臣,也不在乎富豪,更不在乎自己的國庫還能堅持多久了——你儲存千千萬萬的財富,其實,根本不可能留給你的後代,反而最大可能留給你的敵人。

不如分給百姓,換個死心塌地。

所以,才有大雪災之後,整個大商的安寧和穩定——竟然從來沒有任何流寇四起的消息傳來。

這時候,再不去征討周方國,那就說過去了。

因為,真正的威脅就只剩下他們了。

吳所謂笑嘻嘻的:“二位都是大大的忠臣,大王當然也都很清楚,否則,就不會做出這樣的安排了。你們等著瞧吧,大王不但會凱旋而歸,而且,今後大商的江山會徹徹底底固若金湯……”

二人再次面面相覷。

他們都看著大王。

大王目無表情,自始至終,好像國師大人就是他的代言人。國師大人已經把他要說的話全部說完了。

加上尊乙的三千人馬,現在的帝辛擁有了一支高達2.3萬人的嫡系部隊,外面還有飛廉和惡來的兩支大軍。而他的死對頭周方國,滿打滿算,充其量不過1萬軍隊,其中的精銳最多五千,剩下的全是奴隸武裝的草頭軍。

最重要的是,大王之所以那麽看重尊乙,並非是要尊乙陪同自己征戰,而是需要他的三千人守衛桑林,免得自己禦駕親征的時候,萬一被人包了餃子,將桑林也一鍋端了。

但是,有尊乙鎮守,一切就不同了。

尊乙的三千精銳,等閑小方國是無法攻打的。

此時,吳所謂看著藏寶庫裏一大堆的金條銀條以及各種珠寶鉆石,他也同意帝辛的看法:攻打周方國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久拖不決,其實是給周方國休養生息的時間。

而現在,帝辛錢糧到位了,加上桑林祭祀的余威還在,便正是禦駕親征的最好時機,否則,等得這余威一過去,君臣安定下來,滋生了倦怠之心,一切便又不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