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儒林驚詫

從金陵姬的城姬府出來時,白圖的內心更加沉重——雖然“鹹使知聞”對白圖來說十分有利,但同時也令白圖背負了金陵姬的“情感”。

鹹使知聞,最大程度的避免了,白圖的本意被士族階層扭曲,直接展現在平民面前。

白圖也只能先收拾心情,準備應對此事將帶來的變數,以及……袁術稱帝後的變局。

至於金陵姬本身,暫時有虞姬照顧,白圖也做不到其他什麽,畢竟城姬的存在形式,對於白圖來說都是個“謎”,更不是普通大夫能診斷的。

所幸按照虞姬的說法,金陵姬現在並沒有什麽危險……

白圖很快便感覺到,此事帶來的“變數”,首先是納賢館體系,在短短幾天之間,收到了數倍、乃至數十倍於之前的自薦!

一部部名冊,被登錄之後送到了白圖的面前。

在其中,甚至有許多白圖“熟悉”的名字,尤其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並非江東出身的人傑的名字,也都出現在了納賢館。

納賢館的名單,是白圖經常審閱的,其中也不時能看到熟悉的名字,比如之前的潘璋……

不過這類熟悉的名字,白圖僅僅是專門擬定了重點觀察的名單,並沒有直接接見他們之後委以重任——任何“人才”都不是天生的,從基層開始做起,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而會來納賢館的人才,基本都是年紀尚輕、且出身寒門的新銳。

真正已經馳名一州一郡的大才,很少會自降身價的去納賢館,真的要投靠白圖,也會準備好拜帖,直接來見白圖,如果是世家出身,也可以直接走察舉的途徑!

因此對於這些“新人”,只有在白圖感覺,他們在江東的發展,受到了壓制,沒有得到合理的發展時,才會直接由上至下將他們撈上來,以免埋沒、或是人才流逝。

在“鹹使知聞”後,各地納賢館人滿為患……

雖然白圖的“殺一人如殺我父”,在輿論上只能爭取到五五開,但是在納賢館,卻幾乎看不到弊端。

畢竟對此抱有成見的那批人,大多是本來也不會在納賢館自薦的哪類,而對此抱有善意的人才,這卻會成為他們投靠白圖的動機……

與此同時,哪怕是對白圖最有意見的那部分人,也不敢來納賢館惹是生非,甚至不會在這次事件本身上,都對白圖有所置喙。

現在白圖在此事上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則他們也不會正面挑釁、降低自己的民望,而是會找白圖的其他痛腳!

畢竟他們針對的,也並不是“殺一人如殺我父”,而是其背後所代表的白圖的理念……

最激烈的抨擊,是來自的儒林名士方面——相比於代表士族的那些人,他們更加單純,更不用考慮是否會被百姓所背棄。

總的來說,就是那些在當前時代,的確很有名,但是在《三國志》、《三國演義》中,根本不會留下姓名的大儒,只有他們才既有輿論發聲的能力,又沒有政治上的包袱。

在這方面有孔融為白圖搖旗呐喊,自此……孔融在儒林中,開始了長達數年的論戰。

第二天的時候,孔融就已經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支點,以孟子的部分理念,來為白圖的話追尋在儒林中的法理基礎……

當然,在這場論戰中,孔融先天處於劣勢——孟子的以“及”人之老,是有差等的,孔融的洗地理由,連他自己都不信。

就如同墨子的“兼愛”,會令孟子罵街一樣,任何挑釁以“宗法血親”為基的言論,都會極大的觸動儒家的神經。

不過白圖有聖賢之名,無論是誰也不敢將他從神農廟裏擡出去……

孔融如今也已經文名小成,加上孔氏後裔的身份,令其可以拍著胸脯說“沒人比我更懂孔聖”,至少可以拉動路人票。

然而孔融所負責的戰場,實在太“險惡”,畢竟要在儒教的主場,來證明一句有違儒教核心思想的話,難度實在太高,孔融也很是頭大。

孔融最先要面對的,是江東、荊楚、淮南一帶的大儒,至於中原、河北等地的大儒,他們想要和孔融吵吵,也沒有那麽快的傳信渠道。

而就是“附近”這許多文名遠不如孔融的大儒,就能令他焦頭爛額……

直到半個月後,王朗私下裏拜訪了孔融一次,給他支了一招——實在說不過別人,就想辦法逼他們犯錯!

也就是……故意引對方,激烈抨擊白圖的人品、最好是直接抹殺白圖的貢獻。

孔融最開始聽王朗這麽說時,顯得十分氣憤,以為王朗是要背棄白圖,不過後來聽了王朗的解釋,也明白過來——這才是白圖的最大優勢!

無論那些大儒,將自己地位擺的多高、有多麽想要俯視白圖,但只要他們不想被清出輿論戰場,必須緊守的原則是:可以抨擊白圖的部分理念,來證明白圖錯了,但絕不能直接下場抨擊白圖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