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

禰衡在鉆研漢代主流的儒家經學的同時,還研讀了許多先秦“名家”的經典——名家在先秦時,也被稱為“辨士”,之所以叫“名”,是因為他們的辯論基礎,一般都是立足於“名詞”與“實際含義”的對應關系。

另外在政治主張上,名家罕見的提出了“去尊”的思想,也就是“人人平等”,與同時代的其他學派、尤其是講求禮制的儒家相比,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截然相反。

先秦時名家還是六大家之一,不過在漢代已經沒落許久。

惠施、公孫龍,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相傳惠施曾得《天書卷六·名》,而且他的解讀方向,是鉆研“名實之辨”,與許劭完全不同,漸漸衍生出了名家學派的主導思想。

後世《惠子》已經失傳,只有在《莊子》中,客串有一些惠子的思想保存。

不過禰衡對《惠子》有所解讀,而且鉆研程度達到了攻讀“二手天書”的程度……

天書本身,只能自行擇主,即使是天書的主人,也無法完整的復述、抄錄天書,但是……如果將天書研習到一定深度的話,是可以將自己的理解再現的。

歷代的天書持有者,實際上所理解的天書,都是有自己的傾向的,也就相當於是二手天書,至於禰衡……在惠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自己的理解,已經是三手。

不過這也令禰衡,擁有特殊的謀術——“舌劍”與“辯才(杠)”、“辯才(隱)”。

後者是完全從《惠子》中領悟的謀術,正版的“辯才”應該是惠子的謀術,不過禰衡的辯才,與惠子顯然有些區別。

以惠施的經歷來看,作為合縱抗秦的早期組織者,他的“辯才”主要效果應該是說服別人,而禰衡的“辯才(杠)”,卻更偏向於令人心塞、難受,但說服的效果很微弱……

不過重點在一個“杠”字——每當令人心塞難受後,禰衡的特殊謀術,都將仿佛“杠杆”一樣,將對方的精神力,翹到自己一邊一部分。

但這招是雙向的,如果禰衡處於劣勢,則自己的精神力也會被翹到對手的一端。

“舌劍”則是以自身消耗精神力為代價,令目標的精神力同樣下降……

至於“辯才(隱)”的效果,可以令禰衡更善於隱藏自己的心虛,更不容易被發現邏輯上的弱點。

同時令辯論中的目標,無法察覺到自己的精神力異樣。

因為精神力與思維能力的關系,可以悄無聲息的降低對方的思考邏輯,進入對自己良性循環的節奏。

因此對於禰衡來說,正確的連招是,先聲奪人的引人動怒,開始一邊汲取對方的精神,一邊不斷用舌劍,來將對手拉到自己一樣的水平線,之後繼續“杠”,直到對手邏輯完全崩壞!

而“杠”的效果,在辯論中是最強的,在辯論之後,雙方精神力會漸漸恢復,但是……“勝者”可以永久性的,汲取到對方的部分精神力。

因為幅度較小,而且有“隱”的效果在,通常禰衡的對手,也不會發現自己被降智。

畢竟精神力本就無相無形,並且自身心理狀態也會令精神力有所波動,謀士也並不會專門在意自己的精神力。

周瑜也是在辯論結束後,通過精神力對“相”的折射,才發覺了一些奧妙。

也幸虧周瑜是占了便宜,否則如果周瑜發現自己的“相”有所降低的話,大概真的會讓孫策去把他揪回來祭天……

實際上這種“杠”也並非只能用來氣人,與其說是惠子的“辯才”的變種,不如說是正版“辯才”的一部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還沒有發生的“諸葛亮舌戰群儒”——通過打擊東吳投降派群臣的氣焰,來達到說服孫權的目的。

這也是說服人主的一種技巧,惠施當年也要和合縱派的辯者去杠,以此來獲得國君的支持。

只是禰衡終究只學到了一部分,沒有理解“杠”的真諦,是為了獲得旁觀者、上位者的支持,僅僅為了精神力的提升,一味的去“杠”,也算是令寶珠蒙塵。

之所以能活到現在,是因為禰衡在選擇目標時,也會選擇那些安全的——從一開始,禰衡就知道曹操、劉表、黃祖不會殺他。

其中比較危險的是黃祖,不過禰衡提前就和他兒子打好了關系……

正常情況,三人都不會殺死禰衡,唯一危險的時候,就是在他們剛剛被“杠”、也就是被降智最嚴重的時候,這時最容易沖動之下,直接將其處死。

只要能扛過這波副作用,禰衡就確信自己能保住命——歷史上,禰衡被黃祖所殺時,黃射的救援晚了一步,禰衡已經被砍了腦袋,黃祖才在黃射的勸阻下後悔……如果黃射再快幾步,黃祖多半不會真的殺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