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

正式的授九錫,已經在上午進行,晚上在大將軍府中舉行的,是相對沒有那麽正式的宴席。

除了正統軍征戰的將領,以及率艦隊出海的甘寧之外,將軍府的重要文武,幾乎都已經到場。

包括……許多人都沒有見過的工部司部龐統、龐士元!

雖然龐統的相貌,比傳聞中更令人“驚詫”,但是在宴席前,龐統卻是最受“歡迎”的司部!

此時白圖還沒有入席,大家也都隨意和相熟的同僚寒暄幾句,自然也少不了想要“進步”的官吏或是士族代表,趁著這機會要和將軍府的重要幕僚走動走動。

往常這時的焦點,都是魯肅。陳宮或者陸康,這幾位司部,以及其他民部、吏部的屬官。

然而這次得知龐統也會出席之後,無數同僚和未出仕的世家代表,都開始圍著他轉!

連魯肅身邊,都清冷了幾分……

不為別的,實在是龐統手裏的“項目”太多——已經主要交給戶部的鹽利且不說,現在從金陵郊外,一直排到北固山左近,這連橫阡陌的大小上百家工坊,大多都是給工部打下手的!

比如漸漸收回銅鐵之利後,工部已經壘起了煉鐵的高爐,每日萬斤以計的鐵礦石,在這裏變成了鐵塊……

早期高爐煉鐵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只要明白原理,一窮二白的時候也能遍地起高爐。

技術還很基礎的時候,燃料一般是使用木炭,現代工藝則是使用焦炭——也就是煤炭幹餾後的產物,焦炭相比於煤炭,含硫量低,可以避免硫與鐵反應。

當然,在城姬世界別說是煤的幹餾技術,連煤都沒有,工部的高爐自然都是燒木炭的。

現在擴大生產的計劃中,會在會稽、豫章開設工廠——一是離礦近,二是離樹林近。

白圖也很無奈,多余倚靠木炭,短期內看不出什麽,畢竟此時人口、工業規模就這麽大點兒,但是……長此以往,對環境的破壞很大。

不過這樣“簡陋”的高爐出來的鐵,煉制速度的確令人驚詫,就仿佛當初他們看到鹽場出現鹽山時一樣驚詫,但是……質量相當一般。

因此工部外包了許多炒鋼作坊——炒鋼法,是西漢就有的技術。

名為炒“鋼”,不過炒出來的成品,其實更多的是熟鐵。

高爐煉鐵產出的低質生鐵,被一車車的運到這些民間作坊,之後承包他們的熟鐵產出,給予他們“傭金”。

僅此一項,就養活了不知道多少煉鐵作坊。

人員都是現成的……

鑄山為銅、煮海為鹽,本來就是江東的傳統技藝,就好像民間鹽場關閉之後,大量鹽工被抵債給將軍府一樣……被高爐煉鐵擠兌的毫無生存空間的煉鐵作坊,現在也只能接工部的單子糊口——也稱“打工”。

如此一來,民間煉鐵作坊的情況,幾乎也都被將軍府掌控。

想要和工部合作,就只能令工坊在工部眼裏呈現“透明化”、接受監管……

曾經在江東幾乎所有世家豪族,都有參與的分食私鹽私鐵的情況,如今前者絕跡、後者也只能依附於工部!

三年前白圖和陸康說鹽鐵之事,陸康還不是很看好,認為不僅阻力大,而且很可能釀成沖突。

然而現在……還不是只能給工部打工!

畢竟自己去挖鐵礦石煉鐵,還不如接工部的單子賺得多,至於私藏的那點鐵器,白圖還真的看不上,只要不是弩箭、重甲之類的,管制上反而寬松了許多。

甚至一些工坊技術不足,但是覺悟很高、比較聽話的話,工部還會提供技術指導。

見此其他工坊更加不敢嘚瑟,畢竟想要和工部合作的工坊有很多,但工部只有一個……

反正從工部出去的“生鐵”,必須有足量的“熟鐵”被回收。

進而在工部,會使用“灌鋼法”,將生鐵和熟鐵按照一定比例合鑄,鍛造成鋼!

灌鋼法是通過將生鐵融化,澆淋在熟鐵上,來合鑄為鋼——或者說是“高碳鋼”。

灌鋼技術正是誕生於現在、東漢末年到三國這段時間,不過在南北朝時才大規模使用,唐代發揚光大,宋代的時候有詳細記錄與分類,明代時工藝再度提升……

19世紀時,德國克虜伯從小作坊崛起為軍工大佬,也正是使用了類似於灌鋼法的技術,同樣是以生鐵、熟鐵混合制鋼。

當然,這樣鍛造出的鋼,用現代的說法來說,屬於“高碳鋼”,硬度高、但延展性、彈性很差,也被稱為“工具鋼”,而且淬火困難。

不過現代一些講究的菜刀,也會使用低碳鋼、高碳鋼復合材料——以高碳鋼為刀刃,低碳鋼為刀身,來令菜刀兼具鋒利與堅韌。

淬火方面,現代也有雙液淬火與之對應,也就是先水後油,來避免淬火後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