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

此時再往西,基本就是五溪蠻、或者說是武陵蠻的部族分布的邊緣。

附近的古越部族,都是經常與五溪部族交戰的。

古越部族突然聚起族中八成的青壯男女在此,五溪部族自然不會全無反應……

陳宮來到古越聯盟的第一天夜裏,鉤蛇部就抓到了幾個來打探的五溪人!

只見被帶上來的四人都是男子,雖然被抓,但依舊一臉兇相,穿著打扮上風格類似於山越,但是用料上卻是麻布、絹布多於獸皮,同時身上的戰紋也明顯不同。

古越人的戰紋以蛇類為主,而這四人……所紋基本都是虎類!

戰紋圖騰也算是區分越人後裔與巴人後裔的一個小辦法,巴人部族以虎紋最多,魚鳧、龍蛇次之。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雖然魚鳧巴的先祖,曾經是巴人的國主,但現在文化流傳最完整的還是白虎巴。

而荊蠻在春秋時就已經被楚國打得奄奄一息,現在荊州的蠻族基本已經巴化,也都是以“虎”為圖騰戰紋。

反而更接近於先秦巴人故土的南中蠻,因為與羌族的聚居地很近,南中蠻中最常見的除了虎戰紋,還有羌族的羊戰紋部族存在。

而更東面、靠近海岸的山越人,也有以飛禽為圖騰的部族,大抵是受到東夷文化的影響——從黃帝之子玄囂在東方建立部族開始,東方部族就大多是以燕、鳳為圖騰,商王朝的始祖就是玄囂的後裔,所以商也是以玄鳥為戰紋圖騰。

不過東邊的所謂山越,只是以飛禽為圖騰崇拜,並沒有飛禽戰紋,因為越姬僅存三位,沒有越姬的支撐,那些崇拜飛禽的山越,根本沒有蠻兵、自然也沒什麽戰紋。

從圖騰戰紋也可以看出,以“諸夏”、“夷狄”來看,漢王朝的子民與周遭的異族雖然是割裂的,但從三皇五帝、炎黃子孫的角度來說,南方的巴、越也好,北方的匈奴、鮮卑也好,追溯其上都和三皇五帝沾親帶故。

只不過在漫長的春秋戰國時期,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華夏文明,整體向農耕靠攏,與漁獵、遊牧為主部族,漸漸沒有了共同語言而已。

在城姬世界來看,就是中原地區的城姬,功能不斷優化蛻變、適應農耕文明,漸漸剝離出了圖騰戰紋體系,轉向戰甲、官印的體系……

而此時在山越聯盟的駐地中,鉤蒼審訊著幾名五溪人——相比於山越人,五溪蠻與漢人的交往更多。

看到陳宮的打扮之後,還有五溪男子吵嚷著“陰險、漢賊、借刀殺人……”之類的詞匯。

在山越中,至少也是有些身份的人,才會說些漢話,能正常交流的一共不出百人,然而五溪蠻……居然一個斥候都會說幾句?

“將軍府的建議,之前帶到了嗎?”陳宮對這看起來好像會些漢話的人問道。

然而也不知道對方是否聽懂了,只是叫罵道:“陰險的揚越,精夫會帶領我們,殺死你們的女人,搶走你們的男人!”

陳宮:……

陳宮總覺得對方的漢話,似乎沒學好,不過……意思倒是已經表達到了。

對此陳宮表面未做反應,而鉤蒼則是說道:“陳軍師,看來五溪的部族,沒有和將軍府合作的意思。”

“五溪人對他們的‘精夫’,很有信心啊?”陳宮試探的問道。

對於五溪蠻的情況,應該還是這些古越部落更熟悉一些,就好像在深入廬陵南部群山之前,陳宮對古越部族的情況,也知之不多。

“精夫”和“宗帥”一樣,都是漢室的封賞,對於南方的這些蠻族,漢室一般都是冊封其首領了事……

畢竟西漢初期,人口決定漢民在南方本就地廣人稀,犯不上這些蠻族交集太多,而武帝時候強盛的國力,用來擊潰更大敵人——匈奴。

武帝之後西漢一直在恢復期,更不會對南方的蠻族有什麽想法,至於東漢……朝中外戚宦官輪流坐莊,地方上世家豪右橫行,漢室對於地方的統治力都在削弱,哪還有插手南方蠻族的心思?

一般是將小部族的首領封為“渠帥”,黃巾起義時各地領袖也這麽自封,而大部族的首領,在揚州封“宗帥”、在荊州封“精夫”。

不來主動攻打郡縣,就一切好說,也沒有同化他們的心思。

只是……在揚州的話,那些小部族中,不少都是漢民上山,自稱山越、實為自保的山民,這部分強人的首領,倒是樂於自稱“渠帥”。

但像是這些真正的古越部族,平時內部交流連漢話都不說,又怎麽可能專門用漢人給他們的稱呼?

所謂“族長”、“獵頭”也只是翻譯的漢話,用他們的語言來理解,就是“部族的首領”、“狩獵時的頭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