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

漢興順元年、也是楚元年的十月三十,楚國的科舉殿試,在金陵舉行。

為此禮部專門征用了“城外”在建中的金陵大學,先將已經建好的部分,布置為考場……

畢竟是第一次科舉,雖說真有名望的大佬還是走察舉路線,參加者多是名聲不顯的年輕人,但敢來的也都有些底子和抱負,再說……因為不了解,也沒法打小抄,所以沒有發現什麽作弊的。

當然,雖然白圖已經讓禮部切記縝密,但是也遠遠沒有像宋明清科舉時那樣,還有搜身之類的環節。

在禮部……不,是在此時幾乎所有人看來,都不會那麽不要臉的人,更不能因為那麽微小的可能,就如此“羞辱”這些讀過書的文人。

更多的防作弊,是在防替考!

對此白圖也沒有專門反對。

的確是這個道理——在沒有真正抓到作弊之前,上來在第一次科舉就要搜身?放在白圖身上,也覺得這是羞辱自己!

這不用著急,等抓住第一個夾帶小抄的,之後著重宣傳批評一番,再漸漸更加嚴格就可以。

到時候學子們要罵,也是罵那些不要臉的……

在前往考場之前,上千人的考生隊伍,先在點將台聽楚王煽情演講與鼓勵,之後去“護民祠”拜祭供奉的英烈,接著才是去金陵大學。

因為要漸漸取締“郡”這一級,自然“郡學”的名字也要去郡化,白圖直接稱為“大學”——和《小戴禮記》那篇散文、現在從屬於《禮記》的《大學》一個名字,不過並不是出於此,白圖說的就是“大”學。

折騰進金陵大學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禮部布置好的考場,是一個個屏風間隔的小座位,考過一場之後,考生們可以自行在金陵大學內活動、用餐,並且安排就寢,三天的考試時間中,不得擅自離開金陵大學。

看著楚國禮部,組織著將上千人“趕”進金陵大學,觀禮的使者們也都或是默然不如,或是倒吸一口涼氣,為氣候變暖做出貢獻……

上千名經過初步篩選的“文人”,這是多大的動員力?

自家主上想要模仿的話,別的阻力且不說,僅是這份威望,就遠遠不及——號召力,無疑是威望的直接體現之一。

而且也已經有人開始注意,楚國的鄉學、縣學……

將來怕就不只是號召力的差別,不出十年,就將在基數上有本質差距!

“諸位是否隨本王一同進金陵大學?若是進去,可也要三日後才能出來咯。”白圖特地強調著對各方使者問了一句。

其實沒什麽實際意義。

白圖只是為了以身作則一下,來削弱考生可能會滋生的不滿——科舉期間禁止出入,本王也不例外!

當然,如果真有緊急情況,那就兩說……

畢竟現在的“考生”,可不像明清科舉時候的秀才那麽“不值錢”!

一來是的確現在的“文人”要比明清時少得多,二來也是沒有被科舉馴化,人家可不是十年寒窗苦讀,就等一朝報效帝王家,其中大多都是士族出身。

白圖和禮部最優先考慮的情況,都不是作弊的問題,而是擔心有人罵罵咧咧的罷考。

所以總得來說,衣食住行標準還是很高的,並且白圖也將在表面上,與考生同吃同住!

如果此時給考生,安排明清時候的那種考試環境,根本就無法想象……

估計當天就得有一大半罷考,回家之後還得四處罵孔融、罵管寧、罵華歆——雖然管寧和華歆根本不在金陵,但誰讓你們是禮部的呢?

什麽?罵白圖?

那應該是不敢,最多是躲在家裏罵,否則用著神農精華和白公犁的老百姓,會自發的破壞刑部普法教育結果——眾所周知,給人門前潑糞也是犯法的!

白圖親身遵守規則,無疑是對這規則最好的權威加成……

這是第一次殿試,今後倒也不用次次都陪著。

至於其他人……白圖都不例外,簡雍、劉曄等人自然更不敢例外,並且他們的確很想進去看看!

紛紛“固所願”的和白圖一同進入。

當然,他們不是去考場裏答題,而是進來參觀,這方面沒什麽可保密的,也保密不住,不如索性大方一些,白圖甚至做出主動推廣的樣子。

這樣一來,其他各方諸侯如果也“科舉”或是有什麽類似的舉動,最後通過此出頭的人,也會將感謝分給楚國一些,穩賺不虧!

看著還算井然有序的考試過程,這無疑也是在宣揚楚國的軟實力,糊名、城姬轉錄之類的細節,也都被簡雍、劉曄等有心人暗暗記了下來。

最後也是簡雍先沉不住氣地問道:“楚王殿下,不知貴國科舉的試卷,可否借外臣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