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發布(第2/2頁)

這在爭強好勝的法正看來,簡直是一種打擊。

還好最有把握的軍科,還有戶科沒什麽意外,否則我法孝直還要不要見人?

法正的不服氣,是正面激勵更多些,性格與經歷決定,他只是有些爭強好勝、更有表現欲,並不是執拗,更不至於嫉妒誰。

隨著時間的流逝,法正也會越發明白,這次同在榜單的學神,也都並不簡單……不過都不及自己就是了!

首先是工部的三位,都是二十歲上下的青年,平均年紀應該是各部前三中最小的。

三人都是楚國人,趙爽、闞澤是江東本地人,嚴畯也是在前幾年,隨家人一起從徐州遷來江東避亂……

在《三國演義》中,闞澤和嚴畯都只是打個醬油,在歷史上,為官也並不出眾,闞澤勸諫過孫權重“禮”,嚴畯被考慮過成為魯肅之後、去和關羽對線的人,不過他本人根本不敢上任,同樣也是大儒,對《孝經》很有研究。

放在《三國演義》的劇目裏,都只用群演就夠擔當。

和諸多學神橫向比較就能看出來,兩人在禮科根本拿不出手……

反而是兩人在“副業”上的天賦,令他們在這次科舉中得以揚眉吐氣!

歷史上闞澤在數學方面成就斐然,為《乾象歷》、《九章算術》寫過“注”,雖然這方面所著的經典未能流傳後世,但相傳南北朝時候,祖沖之能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七位,就是吸收了一些來自闞澤的經驗。

而嚴畯則是在水文方面造詣匪淺,著有《潮水論》,是最早的潮汐方面的著作,只是內容同樣遺失。

至於榜首的趙爽,那就更厲害,歷史上雖然沒有做官,但是卻在三國時期,就提出並驗證了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