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準備開拓

楚歷元年十二月,金陵的各方使者們,紛紛告別離開,顯然不願意再次留在金陵過年,哪怕現在出發,他們也未必能在家過上年……

經過與民部的拉鋸談判之後,各家都獲得了板甲的交易額度,以及……雖然令人肉疼,但咬咬牙還能接受的價格。

不過這板甲屬於楚國的限制品,特地強調只與“志同道合”之人交易,為此各方諸侯也答應了一些其他條件。

比如民間通商、比如接受楚學輸出、比如有限開放百姓移居楚國……

除了限制品交易作為籌碼之外,也是因為白圖提出的“留學”的事情,也就是為了楚國的技術!

當然,白圖也明白,他們的答應都是“權宜之計”。

哪怕表面上楚國沒有做什麽,除了接受流民之外,沒有任何直接損害他們利益的舉動,但是……這些人精怎麽可能看著楚國增大影響力?

以白圖對他們的了解,約定能生效五年,就算他們是老實人!

這個離開的過程,對這些使者來說也很揪心——楚國的修路計劃已經開始,雖然在白圖看來,還只是剛剛“始於足下”,但是對於簡雍等人來說,卻直接體會到,在楚國境內、和回到自家境內時,這“路”差了多少……

這可不是他們多坐一會兒馬車、多顛簸一下的問題,而是一旦開戰,楚國也將以更快的速度,調集自己的兵力,用更小的成本、更快的運送輜重。

即使是簡雍、劉曄,一時也沒有想到更多,只是他們回去將此事說出來之後,馬上諸葛亮、荀彧等人就立刻想到,這還意味著楚國內的商業將迅速崛起!

東漢人、尤其是民間,幾乎快適應萎縮的小商品經濟,不過對於這些治世之臣來說,即使無法腦補出太多理論,但也能想到一些大體存在的優勢。

尤其是在楚國的帶動下,他們的生產力也在提高,又怎麽會看不出,這是楚國的組合拳之一……

說的曹操和劉備,也想要修修路,不過……考慮一下成本之後,怎麽看都是投入軍隊更劃算,遂罷。

而金陵在送走了各方使者之後,卻迎來了海軍與夷州的信使。

管寧傳回來的,只是每個月托客船一起帶回來的日常匯報,夷州已經有兩位夷姬,正式成為楚國的城姬,不是之前那種向城姬轉化,而是與楚城姬再沒有任何本質區別,只是保留了一些地方性——普通城姬也有,比如曲阿姬現在就有曲阿酒作為特色。

管寧有信心在卸任之前,令夷州再沒有一個“夷人”。

白圖在回信的時候,也提醒管寧,可以擇聰明出眾的少年東鳀人著重教學,並且送到本土縣學、大學教導,爭取三年後下次科舉的時候,有夷州人能登科二甲……

至少,也要能做到“放水不那麽明顯”的程度——因為是白圖終審,所以給三甲前列的士子提提档還是沒人能說什麽的。

另外就是囑咐管寧,對歸附的夷州人,不要使用“東鳀”的稱呼,和金陵人、會稽人一樣,只稱呼地名夷州人。

另一封甘寧的信,就更令白圖驚喜——亶州的面積,相當於楚國白撿了一個小些的州!

當然,要開發起來,需要不少人力和時間。

之所以甘寧沒有回來,而是以小船走安東港、州胡港的路線,輾轉回來送信,也正是因為亶州太“大”。

和華夏文明如今的遍布比起來,亶州並不大,但對於各方諸侯來說,堪稱“肥碩”。

甚至令甘寧擔心,如果自己像以前一樣,留下些將領,之後帶著主艦隊回程的話,留守的將領會不會成為第二個趙佗……

加之以亶州的面積,和夷州完全是不同的性質,不加以利用實在可惜。

所以甘寧一面親自坐鎮,一面急信回來,希望可以立刻著手實占亶州,並且立下郡制,開始移民開墾。

按照甘寧的探明,現在亞馬托人的上百個部落,大多都分布在東海島與亶州本土的西南部……

白圖看了看甘寧手繪的地圖作為參照,知道甘寧說的“東海島”其實就是後世九州島,亶州本土也正是本州島。

即使在東海島與亶州,也有大片難以開發的密林、沼澤、山地,沒有部落痕跡,更別說是更北方……

甘寧建議在開化亞馬托人之前,先將無主之地占住,並且提到……他已經召集東海島的伊都國、不彌國、西犬國、投馬國等等主要部族,為他們劃定了疆域。

哪怕是在人口最稠密東海島,甘寧都直接將一半劃到了楚國,其中包括所有適合建造港口的地段,另外一半擠著大大小小的幾十個部族——也是也不算多擁擠,畢竟幾十個部族一共也就不到二十萬人。

至於甘寧憑什麽可以劃定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