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渤海之變

楚歷五年四月,鄴城流血之月。

以陳氏為首的北方世家,挖走了幾名巧匠營的核心船工,接著事情暴露之後,世家豪族與魏國朝廷,就利益分界爆發矛盾……

已經嘗到甜頭的世家豪右,渴望能夠得到更多的自主權,朝堂上雙方劍拔弩張。

甚至因為魏王數日沒有理政,有傳言是頭痛宿疾發作,而令世家豪右越發猖狂,一度令曹氏和夏侯氏的主要將領,無法離開鄴城。

然而在四月末,楊修得曹操密令,調用禁軍,引夏侯惇、夏侯淵、曹仁,出城整肅兵馬,將士族派系將領或殺或擒後入鄴城……

據傳,三日之間,漳水下遊浮屍數以十萬計,猩紅之色半月不散。

五月初一,魏國的大朝會上,作為士族在朝堂中代表的司空陳群致仕,一大批魏臣或是致仕養老、或是夷三族——沒有中間档位。

曹氏、夏侯氏勛貴,以及楊修為代表的新士族,勢力大幅擴張……

不過與此同時,魏國也對士族做出了一定的妥協,比如……許多新式戰艦,開始被交易給世家豪右的私家艦隊!

這些都只是“外人”看到、聽說到的一幕幕,白圖在金陵,五月初六的時候,便拿到了在鄴城潛伏的捕風衛,傳回來的更確切消息。

的確在四月末的時候,魏國時局大動蕩,最終以曹操密令楊修,重新將曹氏、夏侯氏將領勾連,強勢鎮壓舊士族為結局。

不過什麽死者數以十萬計、什麽染紅漳水的,顯然只是誇張說辭……

在風暴最中心的鄴城,死者數千人,大多是最跳的那幾家、被抄家時死的仆人,真正的士族成員,死了大幾百。

另外加上魏國各地的鎮壓舉動,士族死了小幾千,算上被牽連的仆從、匠戶,被殺、被貶為奴的,倒是有數萬之數。

曹操之前的頭疼,也不知道是真的頭風犯了,還是故意引誘,總之是來了一手狠的!

陳群等人致仕後,就家族角度而言,其實是平安落地,比如陳氏之後也有成員任用。

哪怕是那些夷三族的,也只是表現的太跳,被曹操拉來祭旗,實際上所謂的夷三族,也只能夷幾戶、夷不了全族——畢竟在“大家族”裏,很多連五服都出了,三族根本滅不到整個“家”。

魏國真正的大變動,在於曹氏和夏侯氏開始對軍權更加把控,同時……對士族也做出了讓步,更加規範了海上的收益劃分,並且開始向世家豪族出售新式軍艦!

因此當七八月份的時候,魏國的捕奴,反而更加猖狂起來。

……

楚國本土的州縣改革、軍制改革,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不過從楚王到六部一院,早就已經關注到,本土之外的波濤洶湧!

渤海在鄴城之變後,經歷短暫的平靜,現在再次喧囂了起來……

甚至因為“敵軍”的戰艦升級,令戰況更加膠著——當然,楚國海軍依舊有“軟件”上的優勢,戰略戰術都更加成熟。

只是這些私家艦隊的水手,往往都悍不畏死,而且相對來說,船隊又小又散、打不過就逃,所以給淩統帶來了些壓力。

尤其是發現,直到現在,楚國“消失”的海軍,也沒有重新出現之後,北方士族越發認定,那些海軍是真的已經遠航……

那批人員最精銳、船只最精良的海軍不在,也給了他們更大的信心。

朝堂上也好、殿閣內部也好,早就已經對此有各種反應,這次正逢亶州一批運銀船隊被偷襲的消息傳回,殿閣也下定決心,要落定個對魏戰略!

“魏國群獠,狼心獸行,我輩當可由冀州港口長驅直入,兵壓鄴城!”

“遼東之地,夷地之民,苦魏國海寇久已,我大楚攜正道之光,眾望所歸,當席卷三韓、解放高句麗,自北地起,橫掃不仁!”

“大王,臣請出動夷州的新式戰艦,振奮海軍,與敵逐鯨於海上……”

殿閣會議上,魯肅、黃承彥,還有虞翻,分別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也代表了楚國此時的四種主流觀點之三。

一是如魯肅所說,有些奇襲性質的,從楚國代管的土垠港強行登陸,一路直搗黃龍!

好處是如今正是魏國人心不安的時候,而且楚軍只是要逼魏國認慫,不需要像往常一樣,步步“消化”,只要楚軍出現在鄴城之外,並且留出談判的余地,那麽人心不齊的魏國,勢必會接受談判,而不會一致對外的死磕。

並且還有一個次要原因,那就是魏國朝廷敲打過士族之後,利益分割上又做出了讓步,現在魏國內部,對於土垠港的歸屬問題,出現了很多“雜音”——不少人開始打收回土垠港的主意!

此時從土垠港開始動手,也能夠有效震懾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