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開辟南疆

犍為郡朱提縣,孟達此時率領所部七千余兵馬,詐稱三萬,駐守在朱提山一帶的營寨。

現在犍為郡基本就是益州內亂的戰場,一方是蜀侯的西川勢力,另一方則是南部益州郡、牂牁郡的南中大族,以及永昌郡的南中各部落……

所謂的“南蠻入侵”,實際上較真兒的話,並不算入侵,而是內亂,“南蠻”的大部分來源,都在漢室的地圖之內,也就是益州的南部,只是影響力並沒有蔓延過去,一到兵荒馬亂、王朝衰微的時候,更是體現不出這裏是漢朝疆域。

永昌郡在一百多年前,還沒有進入漢室的版圖,而是古哀牢人生存的地方,一百三十多年前哀牢王附漢,後雖有叛亂,不過漢室都成功平叛。

所謂的哀牢王國,也是實實在在的部落聯盟國。

一百多年前,哀牢王帶著五十多萬人附漢,而這五十多萬屬民,一共分封有七十七個邑王,很有商周初期,動輒幾百個王的感覺。

所謂邑王,實際統治的人數,也並不比亭長治下要協調的百姓多多少。

後來沒幾年,下一代的哀牢王,大概是覺得沒撈到什麽好處,一“上崗”就開始轟轟烈烈的造反,那時候東漢還比較強盛,輕易便平息了叛亂,接著殘余的哀牢人西遷,成了現在的撣國,撣國也就是唐時南詔國的前身,南詔國也就是宋時大理國的前身……

犍為郡北部有一座大城、名城,也是現在張任主力所在——江陽。

江陽臨近瀘水,因此在後世還有另一個名字,瀘州。

不是合肥的“廬州”,而是瀘州老窖的“瀘州”,同樣現在孟達所在的朱提縣,也是因為朱提山而得名,在朱提山西南數百裏之外,還有一座更有的山——牛欄山。

循著酒味的分部就能知道,現在西川應對南蠻的大概趨勢。

現在真正漢室境內的南蠻,基本都是在茅台……啊不,是雲貴中“貴”的部分,“雲”的部分大半是一百多年前才並入,而且還有一部分尚未並入,也就是現在的撣國。

不過和當初的哀牢一樣,只是部族聯盟。

面對這種實為“內亂”的南蠻入侵,西川的底線是瀘水,目標是犍為郡,至於益州郡、永昌郡還有牂牁郡……也就那麽回事兒了。

因此江陽是西川平叛的大本營,而像是孟達,已經單獨引兵來到瀘水之南的牛欄山,算是深入敵占。

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諸葛亮平定南蠻時,也是以瀘水為分界……

而且諸葛亮做的很徹底,或者說……放手得很徹底。

從渡過瀘水向南平叛算起,半年後就已經從瀘水北歸,整個過程十分迅速、堪稱幹脆利索——不利索也不行,畢竟歷史上那次南蠻之禍,是發生在劉備剛去世的時候。

如果不是諸葛亮迅速將南蠻按下去,怕是之後蜀漢也不得安寧,不僅其他各地大族,會看到南中大族的“壯舉”,而且一旦日曠持久的話,也將意味著諸葛丞相無法服眾!

不過諸葛亮的幹脆利索,卻並非沒有隱患……

憑什麽白圖有技術碾壓、生產力大幅帶動作為籌碼,對山越的收服都用了七八年之功,才有今日的“入籍率”,而諸葛亮什麽都沒有,帶了幾萬漢軍南下,之後半年就收服了南蠻?

奧秘就在於,諸葛亮的“服”而不“收”。

其實諸葛亮引兵北歸之後,並不是功行圓滿,而是徹底將所有江陽以南的漢軍,全都調了回去。

一方面將叛亂軍打得服服帖帖,另一方面……給了南中大族更高的自主權。

也就是戰術上的問題,在戰術層面解決,戰略上的問題,諸葛亮也釜底抽薪的一並“解決”了。

不僅叛亂軍被打服,而且本來就是因為劉備跪掉之後,感覺西川勢力已經沒有前途,不想陪死、同時又想要爭取更大利益,所以才到處起哄的南中大族,在可以自治之後,只要每年交出賦稅和兵源,就可以安心做“土皇帝”,哪怕西川政權亡了,他們也可以投靠下個東家,自然也就不再搞事情。

其實……有點類似於士燮一開始所爭取的底線。

和白圖的遷民下山、築城入籍,完全不是一個路數。

而現在交州也已經在大開發之中,西川面對南蠻,卻還在猶豫應該將底線劃在哪。

更重要的是,這次“南蠻入侵”,和歷史上那次完全不是一個性質!

現在戰術層面上,作為叛亂軍主力的“南蠻”,是被楚國趕到北上的,而戰略層面上,南中大族現在跟著起哄,主要是因為楚貨、或者說是中間商,擠壓了他們的蜀錦、主要是井鹽的生意。

益州本就不大缺糧食,加上又有楚國的“帶動”,偏偏又不學楚國轉化為民眾健康、也就是轉化為肉類,或是將一部分田地改種蔬果……只是一味的增加糧食產量,也就令之前的益州,就有不少人口,開始脫離到農業生產之外,主要集中在蜀錦和井鹽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