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

南疆,陳宮在帥帳中,對著沙盤默然不語。

當然,此時陳宮所在的南疆,不是後世天山以南的南新疆,而是古代“南疆”所指的雲貴一帶。

陳宮面前的沙盤比例,比張任的要小不少、也細致許多。

而且相比之下,張任的沙盤,更側重於地形模擬,陳宮的地圖……看起來更加抽象!

特地分好一塊塊的開發區,在裏面放上代表木材、石材、礦產、各類鹽井、鹽泉……一系列資源標識。

並且標注上修路的成本……

南疆在華夏大地上,本來就屬於金銀礦產比較豐富的,建立穩定且合理合法的交易渠道之後,絕非什麽一味等著給養的地方。

否則蜀侯府現在就已經傳令張任,劃瀘水而守便是,何苦還抓著“南蠻”不肯放手?

之所以舍不得,正是舍不得南疆的“特產”。

只是對於這些做慣了“中間商”的西川大員來說,用楚國的低價工業產品,與南疆的蠻子交易他們的金銀、礦產……這種迅速變現的手段,才是他們所追求的。

至於建設南疆、開發南疆?——關我們什麽事兒?

相比之下,雖說現在南疆總體上還是楚國在補貼,但是考慮到修路的話,補貼的這部分成本,其實要遠小於修路的開銷!

相當於將南疆人也調動起來,大家一起修路……

這路固然是在南疆,不過對楚國來說,卻同樣意義重大——如果道路暢通,則南疆根本沒有獨立於華夏文明之外的基礎。

更不用說,現在的經費,還包括了禮部的楚學宣導的開銷。

一來是因為楚國的鄉學、縣學發力,令“讀書人”的比例大幅提升,二來也是因為楚學不同於舊儒學,本身就有極強的傳播力、並且也重視向真正的底層宣播,而儒學的“底層”,也是士族的“底層”,遠遠沒有將民間的底層算進來。

畢竟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城郭外的“野人”,還都是近似部落制度。

至少也得有個跟腳,才能算是底層,純“野人”只能算工具……

在春秋時期,儒學已經是最先進的學說代表,也的確對社會進步起到了巨大作用,不過以儒學標準,來定義現在的宣播目標,未免太形而上學。

楚學的特殊性,與楚國的基礎教育普及程度,令楚國禮部有足夠的宣播楚學的人手!

至於向北一些,那些遷徙的部族,還有南中大族,與蜀侯之間的紛爭,陳宮現在完全不想理會,楚國也是這個意思!

並不是不感興趣,而是……還沒有到插手的時候。

楚國現在要做的,是將南疆徹底收入囊中。

因為地形崎嶇閉塞,南疆在封建王朝時期,哪怕同屬華夏,也向來都與中原文明迥異,即便是封建王朝鼎盛的明清時,雲貴一帶的漢人比例已經不少,然而民間提到“苗疆”,依舊想到的是蠱蟲、趕屍人之類的傳說。

陳宮不僅是戰場專家,在內治方面,同樣是能手,而且……最擅長的,就是“打星際”式的內政。

如果細化到派系之爭、黨同伐異、揣度人心、引導民意……陳宮只能算是準一流、甚至二流,然而多退少補,哪裏不行“點”哪裏,正是陳宮所擅長的。

此時其他人旁觀的話,只能看到簡陋的沙盤,然而在陳宮眼裏……

沙盤籠罩著一層光影,仿佛活了過來,每個分格中有著代表伐木、耕作、采礦、漁獵、修路……各式建設活動的迷你人形晃動!

甚至每個分格上,可以“顯示”出各方面從業人數與各類資源的增長,以及道路運輸時的消耗……

正是明策的效果,延伸到了內治範疇的開發之中!

範圍比在戰場上使用更大,不過卻沒有了“細節”,看到的只是縮略圖,和象征意義的“貼圖剪影”。

開荒軍的性質,令陳宮不需要像朝堂內治時一樣,還要揣度各地、各個階層的心態,確保將大家的利益都最大化,至少也要令反對聲音鈍化下來……

開荒軍不會拒絕命令,陳宮只要安排好人力和項目就可以,這對於他來說,再舒服不過。

陳宮模式其實是對亶州、夷州的拓荒的總結與歸納,並且將其流程化,如今陳宮模式也在包括交州在內,廣大需要開拓、融合的區域中,備受推崇與學習。

雖說其他人沒有“明策”的能力,但只要按部就班的計算、安排,也就只是在調配效率上差一些,並且對信息掌握程度的要求更高而已。

至於往北看去,那些南中大族和遷徙走的部族,陳宮其實並不十分在意——冢中枯骨罷了。

“軍師,再向西的話,連南中部族都已經很罕見,真的還要探?”沙摩柯看著陳宮在沙盤上比劃了半天,忍不住出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