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楚兵之動

名義上為了給漢中分散壓力,趙雲再次提兵入駐巴東,而且這一次直接陳兵於江州以西、延江河畔,擺出要攻取江州的架勢。

之所以說“名義上”,是因為趙雲其實早就“暗渡陳倉”,帶著主力向西奔去……

巴東看似就在漢中南面,仿佛稍微從魚復北上,就能抵達上庸、西城,進入漢中,不過實際上巴東與漢中之間,是隔著大巴山的!

要從巴郡進入漢中,只能走巴中一帶,雖然也隔著米倉山——廣義上也屬於大巴山的一部分,但是海拔低一些,而且有崎嶇的山路可以走,但至少不算絕地。

後世也是在米倉山一段,挖出一萬三千多米的米倉山隧道,聯通巴陜。

至於巴西、巴中地區南部,如今都在張魯的控制中,歷史上張魯為了躲避曹操,從南鄭撤離的時候,就是來到漢昌避禍——也就是後世的巴中。

而趙雲所率、原本駐紮在巴東郡的主力,正是準備渡過不曹水、越過銅鑼山,前往漢昌,由此進入漢中、“支援”張魯!

不過這一路絕非容易,之前在奪取巴東的時候,嚴顏曾在臨江一帶布防,後來中了法正之計,才不得不放棄臨江,退回巴郡的治所江州布防。

同時原本在臨江的守軍,很大一部分是撤到了宕渠、宣漢一帶——這裏正是由巴東、過河翻山的進入巴西的屏障!

如果直接挺進,且不說張魯願不願意楚軍直接入境,更重要的是,如果嚴顏非要攔截的話,地勢原因上很難突破。

故而趙雲再次接受了法正的意見,先陳兵江州,做出要在江州決戰的架勢,將宣漢、宕渠的守軍引過來,之後再暗度銅鑼山……

不過如此一來,受限於地形與隱蔽的需要,不僅騎兵、重甲無法成行,而且輜重也無法攜帶太多,頗有背水一戰的架勢。

趙雲也是確定陽平關已經開戰,不至於到時漢中都不歡迎自己,這才起身動兵。

另一方面,在江陵大肆張揚的三個師的水軍,也在得到消息後,調動了“藏”在雲夢澤已久的真氣戰船,溯漢水而上!

準備過襄陽、武當,一路直接走水路入漢中。

這裏的真氣戰船,都是江河中適用的戰船,體型比海上戰艦要小很多,而且不少都是平底沙船。

與之前實驗性質的車輪船不同,不再靠外輪或是內輪,是在床尾裝有螺旋槳……

靠葉狀槳片的轉動,來產生推力。

在另一個世界的近代史上,螺旋槳的出現,可謂是一波三折。

十九世紀初期,人們就可以考慮,比明輪更優秀的推進解構,最初人們寄以希望的是“螺杆”,也就是類似於巨大化的螺絲釘的解構。

然而在實驗時,因為意外,螺杆被撞斷,人們發現長螺杆變成短螺杆之後,航速反而提升,於是螺杆的改良方向變成了越來越短,最後……發現拋棄了“杆”的結構,以單純槳葉構成的螺旋推動裝置,更加有效!

雖然已經是“科學”大行其道的十九世紀,但是螺旋槳正是在這種直覺摸索中漸漸取代明輪,至於原理上的剖析,以及更加完善精確的計算,都是日後的事情。

當然,螺旋槳也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完勝明輪,在轉速較低的情況下,明輪的效率更高,只有當轉速提升,螺旋槳才越發有效,也就是說……對蒸汽機的工作效率,是有前提要求的。

另外從槳葉到軸承的材料、鑄造,甚至在應用螺旋槳後,對船身的抗震要求,也都是技術難點。

幸而這方面硬盤中的資料比較全,雖說因為都是“論文需要”,沒有太專業的數據與實驗記錄,但既然有原理、有方向,在工部吸收與實驗後,還是已經簡單的制造了出了,適用於現有真氣機的螺旋槳結構,大幅提升了真氣船效率。

沒錯……

從一開始,孫策的目標……或者說是“楚國的目標”,就並不是巴東郡、並不是西川!

而是真正的焦點——漢中!

漢水大堰建成之後,漢水所有河段,已經都有行船的基礎,而在使用真氣船之後,哪怕是江河戰船大小的船,也完全不需要纖夫,完全可以在真氣機的轟鳴中,一路逆流而上。

……

與此同時,張衛在陽平關,雖然算不上山窮水盡,但手下的鬼卒已經折了七八成。

他本就是修煉精神力的修道者,雖說也有打熬身體,不過能夠晉升金玉,靠得還是他在天師軍中,一人之下的地位,以及天師道中的一些秘術。

也幸好張衛是修道之人,哪怕正面戰力慘不忍睹,不過一些保命的手段,卻令他在馬超手下得存。

半個月前馬超開始率軍攻打陽平關,也沒什麽計策陰謀,就是純粹的撞關硬碰,結果第一天就給張衛來了個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