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渦輪增壓文明發動機(第3/3頁)

他要提前二十五年解決人類的能源困局。

這電池板中用到的核心材料,既有前面的常溫超導金屬,同時又包含了另一種陳鋒即將搬運回去的有機分子材料。

所有的核心科技都關聯了起來。

這,就是陳鋒想要的體系。

他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推進所有科技,那麽他找出的來的這條線,就是這個。

先動了材料與能源,那麽自然牽一發而動全身。

其實人類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還有另一個僅次於材料和能源的永恒主題。

人工智能。

但人工智能的進階依然需要建立在前面兩種基礎學科打好的地基上。

不能革了半導體材料的命,無法讓計算機得到更強的運算能力,再好的人工智能架構與思路,也只能是鏡花水月。

2065年時,人類的人工智能馴化體系的確得到了一個質變,可以讓AI的訓練效率提升近億倍。

但那時候的電腦運算能力早已翻了成千上萬倍,一個普通的家用電腦擁有的算力,就能及得上2020年的銀河超算。

陳鋒把東西搬回去,基礎條件不滿足,一樣只能幹瞪眼。

這次陳鋒在科技層面,主要就做材料與能源領域內的兩大騷操作了,別的他暫且不打算搬。

因為就這兩樣最方便轉化,各方面條件成熟。

其他的,就算他提前知道一些答案,但拿回去之後,說不定別人已經差不多快完成論證,要出成果了,他再拿去獻寶,很容易被當成商業間諜。

又或者,他提前幾十年拿到成果,但很容易因為跨度太大,其他相關學科沒能跟上,沒能形成一條產業鏈。

諸如HIV疫苗、癌症特效藥、大數據網格自解析體系、無限循環再生高容量生物電池、可控核聚變、生物制造與以生物為媒介的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

這些東西看起來都很美好,但其的產業鏈跨度都很大。

近的,陳鋒不方便抄,遠的,抄了轉化不了。

他回去之後只有一個月時間,要埋下引子,還要別人肯盲目的相信他,這很難。

很可能他直接把正確答案擺在別人面前,別人反而會因為抗拒與質疑他,而刻意的避開正確答案,繞一個絕望的死胡同裏去,浪費更多資源與時間。

以賴恩和歐禾集團為媒介,自己去的構建出完整的科技升級鏈,事情才能辦得很漂亮。

文明的進程,才能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