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一手打造宇宙奇觀(第2/3頁)

他迷信賴聞明、謝爾蓋和弗蘭奇這些釘子戶們能一如既往的給力。

其次,繼續貫徹對涉粒子炸彈的拿來主義,並且如果材料學等綜合基礎學科上再有進階,甚至很可能他一過去就能直接開工。

至於別的關於入侵者各種手段的針對性布置,陳鋒決定對其進行放養,反正先做該做的事,最後能變成啥樣,等揭開蓋子時自然就知道了。

陳鋒學乖了,不再去構想得不切實際的精確,相信時間自然有其糾錯能力與客觀規律。

他打算等下次過去的時候,重點把絲狀光束、蜻蜓戰機、黑洞炸彈、八足甲蟲等入侵者的底牌也加入到作戰情報中,不用再茫然的無的放矢,見招拆招,情況自然又有改觀。

就像這次,每種針對性的布置最後都基本取得了預期效果。

陳鋒多次玩弄歷史的經驗告訴他,人類的智慧值得期待與信賴。

自己很重要,但其實也沒想象的那麽重要。

記錄下這些大方針的整體思路後,陳鋒又將視野落回當下。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甭管這次未來還想多做些什麽,都得從眼下這能利用的一個月全力構思,並逐步實現。

他並未急著動筆,而是現在心中回憶了一下上條時間線自己最後的走向。

他發現一個很僵的事實。

在上條時間線中,自己的工作量安排得太滿,幾乎沒有喘息之機,以至於堂堂銀河人類只活了短短一百二十七年,丟盡了銀河的臉面。

現在基因喚醒度稍漲了一點,但根據繁星的分析,自然壽命恐怕不會有明顯增長。

如果把自己的工作量再加大,恐怕還得更短命,或者就是壓根忙不過來,什麽事都沒做到極致,導致最後反而弄巧成拙。

這次一定要把這個因素考量進去。

事情很難,但他用了大半天還是縷清了思路。

【第一事項】

繼續增加共計十種歷史研究院幫他精挑細選出來的重大材料、能源、電子計算機領域的相關成果。

分別為可以制作碳結構電腦芯片的超純碳單質技術、無衰減無限循環使用大容量電池技術、低衰減微波高負載輸電技術等等等。

這十項成果中,僅有五項產生在2050年後,另外五項則依然誕生自2030年到2050年間。

拔苗助長並非越用力越好,跨度太大的科技容易變成無根浮萍。

而且這條時間線本來就已在他的九大技術與《狂人猜想集》的覆蓋之下,已然走到了另一個方向。

他沒必要去強行跳躍,只需要掐準上次改變的時間線,在保持上次成果的前提下,適當的銜接,自然能做到進一步提速。

現在陳鋒除了牽引歷史之外,還得保護屬於他自己的歷史。

畢竟他留下的影響都還在醞釀中,星鋒研究院才剛剛破土動工,《狂人猜想集》才剛剛被人深度消化,一切又重歸於混沌的未知。

舉個例子,假如陳鋒弄得太過火,貪功冒進,過度催促施工人員加班加點的趕工期,導致星鋒研究院的地下工程質量出了問題。

幾年後,房塌了,犧牲了幾個重要的研究人員。

當災難發生後,他要麽犧牲進度,要麽為了維持原有進度,又從別的地方挖一些新的科學家過來,或者實行內部資源再分配,加大投入力度將這裏的進度增補上了,但另一個地方又會受影響。

那麽接下來千年歷史的走向,多少都會發生不小的變向,即便有他這個歷史的領航員保駕護航都沒用。

最終,這影響依然會被時間線放大。

只有沒心沒肺的人才會覺得預知未來是種幸福。

理智告訴陳鋒,不要考慮細節化的東西,但情感上又不受控。

所以他只能用盡全力去做好。

上次陳鋒利用直覺學派的人員強行組建歷史學科項目組,最後拿出來的成果還算不錯,可終究不夠專業。

這次陳鋒有伊曼努爾·柏圖這樣的學術大佬牽頭,帶領眾多正宗歷史學者協同工作,這些人雖不理解領袖大人的真意,但卻不折不扣的完美執行了下去。

在整個項目推進的過程中,歷史院學者們還時常拿著領袖大人的授權去找各領域的專業學者,這些人配合得也很賣力。

最後陳鋒還有繁星那邊提供的資料兩兩對應,再由他這個玩弄歷史的頂級職業玩家親自把關,最終才精挑細選出這十大關鍵技術。

他既冒進,又保守,力求萬無一失。

說來也巧,十項技術中的無限循環大容量電池與低衰減微波高負載輸電技術都是賴恩晚年的成果。

但這次他不算完全的剽竊自己人。

因為在上條時間線中,賴恩的研發資金本就來自於他,前後燒了他整整一百多億美金,才最終研發成功,技術的知識產權本就屬於當時的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