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前進與壽命(第3/3頁)

原始社會裏人類平均壽命為15歲,在無法抵抗自然災害、疾病、野獸襲擊的威脅時,活著就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挑戰。

公元前,人類平均壽命僅為20歲。

到了公元1700年,人類平均壽命為35歲。

公元1800年,人均壽命37歲。

當文明的歷史邁入二十世紀,人類壽命出現爆發式增長,人均壽命從40歲迅速提高至61歲。

2015~2020年間,全球統計人均壽命為69.3歲。

稍微觀察便不難發現,伴隨著科技水平快速進步,當人類的平均壽命突破六十歲後,再次快速增長的根本正在於衛生條件的改善、醫療技術的革新等等先決條件。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文明前進的需要。

但壽命的延長,本就是科技進步的前置條件之一,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臂助。

“活得久”這三個字並非表面看起來的那樣簡單,其本質的意義,是長壽有利於知識在個體身上的持續累積。

無數個更優秀的個體智慧團聚在一起,組成的龐大群體智慧便正是照亮文明前行道路的指路明燈。

拋開以前的時代不談,只說二十世紀,學者們的成果爆發通常在三十到六十歲這個階段。

除少部分超越時代,且又能保持長期健康的幸運天才,大部分學者一旦過了花甲之年,步入老年階段,其研究水平與靈感迸發能力均會出現大幅度下滑。

伴隨人的衰老,生理機能持續下滑,各種病症悄然出現,如影隨形,既折磨人的身體,也傷害人的精神與思維,從事創造性質工作的學者更是受創極深。

身體的持續衰落,對越來越近的死亡的未知恐懼越來越強烈,對生命的不舍越來越不甘,造成學者們原本敏銳的思維漸漸變得遲鈍,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漸漸消散。

需要莫大的意志力支撐,才能偉大到臨死前依然有能力主導並帶領一個研究項目前進,在遺言中交代能指引繼承者繼續工作的思路,迸發出生命裏的最後一道光芒。

能做到這點的終究是少數人。

能在年輕時引領時代的,更是鳳毛麟角到屈指可數。

大部分學者辛辛苦苦學了一輩子,走過了入門、熟練、精通、融會貫通再到大成的路,卻都已是六七十歲快半截身子如土。

老人們再不甘心,也不得不面對思維遲鈍與記憶衰退帶來的傷害,眼睜睜看著自己寶貴的畢生所學從指縫裏溜走。

這客觀規律將會極大程度桎梏人類的進步速度。

在過去陳鋒創造的多條時間線中,除二十一世紀規律反常之外,幾乎每次科技總體大爆發之前,都有某種程度的生物與醫療科技先往前走出一步,亦或是種族總體的基因喚醒度提升,帶來了更好的延緩衰老的基因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