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巧合”

“繁星,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我只是個弱小卑微又無助的人工智能,你問我這個還把我給難倒了。”

“那麻煩你把心理學家的相關論文給我看看,多謝。”

半小時後,陳鋒以極快的速度掃完論文。

他大約懂了。

由頭還是在自己身上。

戰神計劃屬於他。

這毫無疑問是個信息繭房。

自己厭煩了戰神計劃無孔不入的幹擾,想來這裏通過改變些東西打碎戰神計劃。

但另外還有個更大的屬於全人類的戰士計劃無形籠罩在文明上空,那是個更大的信息繭房。

消除《世外之歌》的生理幹擾後,陳鋒又親自埋下了心理幹擾的種子,培育成了現在這種十分詭異的社會氛圍。

整個文明在使命感中自我催眠得太深。

三觀形成在二十一世紀的陳鋒無比反感這玩意兒。

他本人的確是這事最早的始作俑者。

他想要領袖。

肯定是他離開二十一世紀後,未來的自己通過各種藝術手段布局深度的隱藏式遠程影響,然後現在求仁得仁了。

只有親身體會過後,他才明白自己當初的想當然有多愚蠢。

妄圖通過人工幹預去培養出偉大領袖的人格,壓根就是癡人說夢。

一個人活在信息繭房中,他的人生觀必然建立在別人灌輸給他的信息的基礎上。

不管這人展現出來的能力有多強,他的思考都未必是他本人的思維。

他已經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這種人或許能成為勉強合格的普通領袖,譬如盧先鋒與拿威綸等人。

但這不夠,如果於夢櫻的架構為真,入侵者真那般可怕,那麽這個最高領袖必須全方位的強大,強到舉世無雙。

這個淺顯的道理放到一千年前,很多人都懂,也都能意識到。

但放到三十一世紀,正常人卻根本跳不出這思維困局。

人類最大的優勢是無跡可尋的創造力與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是可以站在地球上,單憑對太空的觀察以及思維不斷的想象和推算,就能在某種層面窺破茫茫宇宙本質的恐怖創新能力。

自大滅絕後的五百年裏,全文明意識到強烈的危機感,瞬間完成徹徹底底的大轉向,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奮鬥了五百年,直至今日。

為文明存續而奮鬥的使命感本也是支撐每個人堅持不懈的核心動力。

這是好事。

要不是這個使命感束縛著世人,恐怕會有很多人在中途就早早放棄,活成末日將至為所欲為的魔鬼心態。

事情分兩面,物極必反的道理亙古不變。

老祖宗就教過世人太極分陰陽的道理。

不能說使命感有錯,錯只錯在太極端。

當某方面的意識形態過於強烈,無孔不入,在每個人尚處幼年時,就不斷進行灌輸,其實就已經壓制了每一個個體本應該綻放出來的屬於他本人的光芒。

這構成了一個時間跨度長達五百年,空間跨度遍布太陽系的巨大信息繭房。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身處其中,無法置身事外。

陳鋒分析完了大環境,又將目光落回到失落之城的細節上。

他之前決定來失落之城,是為了推動先人托夢的戰略,以毒攻毒,用先哲陳鋒的托夢去打碎戰神計劃的圍墻。

之前陳鋒認為這些心態行走在黑暗中的人,相較於普通人情緒化特征更明顯,正是先知托夢論的最佳受眾。

他表面上是要嘗試挽救失落者,但同時也在回應世界政府的戰神計劃。

他的大體意思就是,你們看,我把先哲陳鋒的形象刻畫得多逼真,多像樣,連失落者都能感化,我真有他的托夢。

所以我已經被先哲陳鋒培養過一輪了,你們收了神通吧。

新版故事的核心從對入侵者的刻畫收攏到對人的刻畫上,通過削弱先哲陳鋒的“神格”,讓失落之城裏的人意識到,哪怕能力與天賦永遠無法滿足攀登山峰的需要,但攀登的過程本身就是在雕刻生命的意義。

他想告訴世人,我們不可能成為神,但卻可以成為讓自己滿意的人。

同時又通過對人化的先哲陳鋒在千年前的奮鬥歷程,以及心理變化進行深度描述,明明白白的講一個道理:你們現在的絕望只不過是小兒科,你現在所看到的絕望,已經被先哲本人稀釋了很多次。

擬人化的先哲能扛住,那麽你也不應該輕易沉淪其中。

陳鋒最終的目的,是通過聲學、心理學、美術、全息滲透等技術手段為載體,再輔佐以心理學、音樂、電影和全息藝術的表達方式,提醒那些自我追求太高,以至於完全超出自身能力邊界的失落者回歸現實。

手段的本質依然是片面信息流,並且更具爆發力與破壞性,俗稱以毒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