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殊途同歸(第2/2頁)

有中轉就會有延遲。

不管這個延遲再小,也客觀存在。

操作起來便始終有層隔離感,如同隔著毛玻璃看世界。

銀河戰丸的體型和性能設計,其實並不隨意,其水平本身就卡在了戰士承受能力的極限上,可以直連人腦,讓戰士們對裝備如臂使指,戰甲仿佛自己身體的延展部位。

但體型越龐大的機械,在運轉時調動的能量就更龐大,信號強度越高。

陳鋒的承受能力比普通戰士強悍很多,所以他的戰甲性能也更強,但比起龐大的星鋒巨像,還是螞蟻之於猛獁象。

星鋒巨像的重量是普通銀河戰甲的百萬倍,能量運轉的強度同樣是百萬倍。

如果將其操控信號轉化為腦波訊號,直接傳遞給人腦,人根本承受不住,本就需要一個信號中轉站,以縮小反饋回來的信號和放大人腦送出去的信號。

陳鋒必須適應新的操控感,把延遲與預判完美的結合到一起,將水平重新拉回到得心應手的境界。

這當然很難,但他必須做到,因為他一個失誤的結果同樣是前功盡棄,還沒有任何人能來幫他收拾殘局。

近了。

嗡!

龐大的星鋒巨像在空中劃出數道蜿蜒曲線。

沿途,無數道或能量或實彈的轟擊從巨像身上的眾多武器發射口噴薄出去,掃蕩著沿途的蜻蜓戰機與八足甲蟲。

這種掃蕩的效果並不好,與之前的雪花戰艦陣列沖擊差不多水準,做不到一槍一個,只能用覆蓋打擊以量取勝。

並非陳鋒的水平下滑了,而是星鋒巨像身上這種類似的小型武器太多,以他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操控得過來。

他把這些小型武器的控制權全部托管給了繁星的算力,俗稱掛機。

他的目的也不是殲滅這些雜魚,只是免得自己在沖鋒途中受到騷擾而已。

他的絕大部分注意力,依然放到了巨像左手那面高達二十公裏的金屬巨盾,以及右手中那柄長達四十二公裏,直徑一公裏的實心戰棍中。

他的小部分注意力則在背後支出來的四十八根,每根直徑達到0.8公裏的巨大金屬長鞭上。

除中子甲外,星鋒巨像其他方面的配置復刻得還蠻完美的。

當陳鋒沖到球型戰艦附近三千公裏時,球型戰艦注意到了他。

一道白色光束掃蕩而來。

陳鋒操縱這龐大的機械保持著六分之一光速倏忽變向,成功避開。

他並非先觀察到白色光束再做出機動,而是根據自己長時間的戰場觀察,提前判定球型戰艦會采取的行動,早在五秒之前便開始挪位。

繼續往前推進,他瞬間便把距離拉近到五百公裏。

如果人類的其他小型作戰單位在直徑三千余公裏的球型戰艦面前仿佛灰塵,他倒終於有資格當個小老鼠了。

但球型戰艦此時也在機動狀態,開始往後退,與他重新拉開距離。

同時,絲狀光束開始往巨像上齊射。

絲狀光束爆發的頻率太高,覆蓋面過於密集,避無可避。

不過星鋒巨像的護盾性能夠強,反應裝甲夠多,在繁星額外分配的龐大算力支撐下,反應裝甲接連彈射,頂住了。

星鋒巨像身前密密麻麻的爆破出火焰,巨像則不斷破開火焰往前持續壓進。

但是,他追不上。

盡管球型戰艦在四面八方都受到持續的導彈轟擊,其機動速度依然高於星鋒巨像。

但陳鋒並不慌亂,因為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接下來,就要交給那些後備艦隊的戰友們了。

早在陳鋒行動的同時,唐天心便已在指揮官序列中安排了新的作戰計劃。

計劃名為“殊途同歸”。

響應命令的共八個後備艦隊軍團、打空武器或者待命的兩萬艘堡壘艦、六千艘已經清空兵員的運兵艦、六百萬同樣輕裝上陣的新舊母艦、全部的智能戰艦同時出動,進入戰場。

這一輪兵力投放幾乎砸進去大半後備力量,總參與人數多達一百三十億。

殊途同歸的計劃顧名思義。

殊途,就是要用這些作戰單位讓戰場內部空間變得更擁擠,持續限制球型戰艦的移動空間。

然後艦隊群將會百川歸海般往球型戰艦所在的方位集中,繼續壓縮其空間。

最終目的是將其完美的限制住,給陳鋒的星鋒巨像和隨後抵達的星鋒堡壘爭取時間與空間優勢。

同歸的含義,自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