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虛偽的文明(第2/3頁)

當這個問題換到百年之後時,人們的反饋變了。

無資產者傾向於直接什麽都不考慮,那都是自己死後的事情了,哪管得了那麽多,該幹嘛幹嘛。

中產階級大約會再增加一條,就是不留後人,免得後人受苦,至於自己,盡量在死的時候剛好把錢花完。

大資產階級則依然是贊助太空項目,並對未來保持熱情。

再把問題換成千年之後。

絕大部分人的回答都很直白。

一千年?那是什麽?與我有什麽關系?我的骨灰都見不到那一天。

光是應付眼前的賬單、工作、生意都夠讓我焦頭爛額了,我會管一千年以後的事?

瘋了嗎?

陳鋒對這個結果一點都不意外。

這才是正常人的思維模式。

他自己前面兩次穿越到千年之後時,想法與這個也差不多。

光是在現實裏活著就已經夠累了,哪有空去管死後的洪水滔天。

但台上那位學者又列舉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各個階層對十年末日時的看法均差不多,但百年和千年時,有一部分人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同之處。

這部分人表示自己要更努力,想辦法創造出更多價值,嘗試做奮力一搏。

講這種話的人數量不多,但依然可以再找出不少區別。

比如一些大商人和政客,這些人會把話講得很漂亮,但卻漂亮到透露出濃烈的虛偽,其本質意圖是通過自我包裝而獲得眼前可見的利益,比如金錢與名聲。

還有一部分人的回答則比較又建設性,立刻開始開動腦筋並不斷追問這“末日”將會以何種形態降臨,如何規避,如何與之對抗。

這部分人大多是學者,並且還得是很成功的學者。

那位登台演講的大佬最終如此總結道:“我用了五年來完成這個社會實驗,結果不算樂觀。我認為,當危機很遠時,只有衣食無憂,並且具備相當程度知識水平,以及極為崇高的個人道德品質的人,才可能考慮相對虛無縹緲的責任感。”

“但當危機迫在眉睫時,幾乎所有人都會迅速陷入末日恐懼,我們將看到社會秩序的崩壞,街道上會充滿槍聲與火焰,搶劫將變成一份工作,同類的生命將得不到尊重。可能在真正的末日降臨之前,我們的人口已經得下降至少一半。”

這位學者的看法很悲觀。

多次見識過末日場景的陳鋒卻並未反駁他。

首先這位學者假定的末日其實就不存在。

按照他的描述,這首先是一種不可抵抗的末日。

但陳鋒在未來看到的事實證明,當科技足夠發達,人人都能衣食無憂,都能接受高等教育,人們都不需要通過相互掠奪就能獲得足夠優渥的物質條件後,只要有足夠時間完成心理建設,哪怕面對的是不可抵抗且時間預知的末日,人類也還是會硬著頭皮想試試,俗稱不到黃河心不死。

另外,這位來自牛津大學的經濟學家還犯了另一個錯誤。

他的實驗地點與問卷調查地點均局限在歐洲與北美,接受調查的絕大多數人為英語母語系人口。

這位學者忽略了占據全球總人口五分之一的漢語人口。

所以他看似極具參考意義的大型社會實驗其實也偏頗了。

陳鋒很直覺性的認為,把同樣的問題拿去問漢語母語的人,可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個人的三觀養成與其從小到大接觸到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高度相關,與其母語種類也會有極大關系。

人類的思考需要建立在語言媒介之上。

人心中的道理與哲學並非虛無的概念,同樣應該是一條又一條建立在不同語言結構上的自我總結的理論。

這些理論構成了一個人的行為準則,並將決定他面對每個選擇時展開思考並做出決策的方向。

不同母語的人在面對同一問題時,很容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

漢語和其他語系在發音、文字格局、語句表達方式、邏輯結構、情感展現等多方面呈現出較大區別。

漢語是一種偏向於準確表達的快速語言,比較具體。

英語是一種偏向於引申暗喻的慢速語言,比較抽象。

講漢語的人容易單純的著眼於現在,這顯得實際。

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容易著眼於未來,知識面足夠廣,具備高情操的英語母語者容易著眼於未來。所以歐美這邊的學者在面對“末日問題”時,表現沒讓人失望。

但很遺憾,這個世界上最多的人依然是知識層面相對較狹窄的普通人。

所以英語母語的普通人很容易沉浸在抽象強化後的恐懼心理中,完全沒空琢磨什麽責任感。

按照陳鋒的推算,漢語母語的普通人將會與英語母語系的普通人表現出較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