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反思,懺悔,抉擇

第九條時間線的開局的確無限好。

在救世與《五百年規劃》的幫助下,人類進步斐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跨步,然而,在太陽系內的戰爭最終卻毫無還手之力的敗了。

看似打得有來有回,但其實戰局中的每個環節,都在不可逆的將人類推向絕境深淵。

ZS菌過於強大。

人類的科技進步在與ZS菌的對抗中沒能起到實質性的幫助。

這條時間線裏的人類的確曾有過改變戰局的機會。

比如嚴格執行賴聞明制定的防護政策,絕不與地面接觸。

理論上,人類是有可能不被控制。

那麽只要斷絕了ZS人類產生的可能,科技上的壓倒性優勢就不會被抹平。

這是陳鋒第一時間總結出來的,這次人類領導層犯下的最明顯的錯誤。

第二個錯誤決定,是人類該更果斷一點地摧毀地球生態。

既然已經放棄家園,就要放棄得更幹脆些。

第三個錯誤決定的時間點更靠前。

人類不該在太陽系內留下這麽多人。

這裏有幾個不同的假設情況。

假定穹頂注定會降臨在太陽系內,本來就該走出去更多人。

但穹頂本身屬於復眼者掌握的工具,也曾離開太陽系去到比鄰星系。

理論上,假如人類在獵戶臂內的殖民地星系中相對平均的分配人口與資源,便有機會讓復眼者“患上選擇困難綜合症”,把太陽穹頂轉而投放到別的地方去。

又或者幹脆更極端一點,強行刻意的集中資源,在其他星系創造一個更大的星系級文明,專門用來吸引火力,被太陽穹頂盯上。

這招成功的概率不大,畢竟旅行者二號暴露的是地球的坐標。

如果將人類比作癌症,將復眼者比作靶向藥。

復眼者開始行動,那麽便是靶向藥的首次定位,目標必然只會是太陽系。

除非……在宇宙這個人體裏發現了更大更危險的病灶。

陳鋒的判斷是,如果超階高層文明對人體極度了解,對太陽系也極度了解,多半能看懂人類在太陽系這個母星環境內的潛力。

超階文明與復眼文明對太陽系的重視自不必多言,不然這次也不至於龐大資源在太陽系內營造出ZS菌以消滅母星。

但如果,人類刻意的在外面留下綜合文明水平超越太陽系的殖民星系,說不定就能讓復眼與超階文明判斷失誤,誤以為那個殖民星系更適合人類發展。

所以如果時機成熟後,殖民地艦船故意到太陽穹頂之外作死暴露信息,那麽是有可能將穹頂吸引走的。

那將能給太陽系內部的人以真正的自由,在等到賴聞明成熟,謝爾蓋出生之後,太陽系內的人類文明本可以創造更多。

在陳鋒的認知中,畢竟事實已經證明,人類在太陽系內的物理規則和宇宙環境中的潛力最大。

哪怕只是賭一下可能,也值得。

總之,留下整整160億人的龐大人口,肯定是錯誤。

這三個最顯著的錯誤,最終凝聚成了如今太陽系末世的結果。

以華中雲為代表的那一代世界政府領導層,錯過了很多次作出正確選擇的機會。

是這些人太笨?

未必見得。

這些人覺悟不夠高?

也未必見得。

所謂正確的選擇看似簡單,但把做決定的群體放大到整個文明,過程拉長到漫長悠久的數百年歷史,許多看似偶然的東西卻又成了歷史的必然。

人類產生三大錯誤決策的最終邏輯源頭卻又回到了陳鋒,以及由他親手締造的救世之上。

陳鋒創造救世的本意,是便於嚴格執行《五百年規劃》。

但在從二十一世紀到二十五世紀的近五百年演變中,救世在完成基本任務的同時,卻又在無形中形成了過於強勢的控制力。

一座看似只屬於救世,但其實又在方方面面無形中輻射影響著全文明的,被陳鋒深惡痛絕的思維繭房出現了。

陳鋒嘗試削弱自身影響力,並擴大救世規模的目的,本是打碎自己的個人形象,攤薄自身功績,打破思維繭房對文明的控制。

但不幸的是,他作為屠龍者,最終卻成了最強大的惡龍。

這次因他而生的繭房更強勢,影響更頑固。

比起第八條時間線裏他的無心之失,這次他的所作所為,卻成了主動的親自給這繭房添磚加瓦。

在三大錯誤決策表象的背後,藏著另一個更底層的核心錯誤。

救世過於迷信陳鋒,思維被困在了陳鋒劃定的界限中,他們該更多質疑,更獨立的思考。

既然復眼者的手段可以從《世外之歌》變成S菌,再變成Z菌,那麽當然也可能變成別的東西。

這本是很淺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