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最後的陣地(第2/5頁)

戰爭剛開始時,人類的戰爭理念還沒如此極端。

但在這百年時光裏,隨著戰爭進程逐漸深入,人類的戰略方針已經從擊落敵艦逐漸全部轉移到了悶頭收集信息,以兵力兌換更多信息為第一要務。

同時,也為了逐漸提高逃生艦隊的生存幾率,加大復眼者的追擊難度,人類開始越來越崇尚化整為零的策略。

甚至會有很多逃生艦上僅有一個家族的人口,一旦遇到狀況,甚至能每個人駕駛一艘小型逃生穿梭機單獨逃離。

在單人逃生穿梭機中,也裝載了共二十枚10男10女的冷凍胚胎。

這是能勉強保證三代以內無近親結合的最低標準。

只要能走出去一條船,這20枚胚胎就有機會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繁衍出一整個完整的種群。

人類的策略還挺管用,到目前為止復眼者也並未完成徹底的外部清剿,靠的就是這不斷化整為零的新型文明模式。

如此模式在其他星區便有體現,在影子星系內最為明顯。

此時,第一枚漿磁詭雷被引爆,異磁漿流噴射,潤物細無聲的灑在了棱艦之上,同時又引爆附近的更多被動式漿磁詭雷。

大型變異磁場持續震蕩並逐漸擴散,讓這艘瞬間靠近的棱艦變成了一枚被扔進水平如鏡的湖面上的巨石,掀起陣陣波瀾。

頂在最前方的鏈式堡壘之一最快做出響應,公布棱艦位置。

在相距甚遠的晨風二號中,陳鋒眼前的星圖中驟然出現一艘被渲染為赤紅色的棱艦。

是的,只有一艘。

但下一秒鐘,一個又一個赤紅色棱形多邊形結構出現在影子星系的各個方位,並最終達到三萬艘。

不同於組成網格鏈接時的平均分散,這次的三萬艘棱艦呈無規律的隨機分布。

復眼者這次顯然不會使用網格鏈接封鎖星系。

大約是由於艦船數量過少,單位空間內的網格白色電漿密度不足,無法形成有效封鎖,所以幹脆不用。

那麽復眼者的進攻模式便呼之欲出了。

少部分棱艦負責外圈巡邏,防止逃逸,大部分棱艦則或分散,或聚集,逐步打開人類陣線缺口,一步步蠶食人類有生力量。

這個小範圍戰局的走向,與外面波及到龐大獵戶臂的整體戰局有異曲同工之妙,仿佛俄羅斯套娃。

在獲得確鑿的優勢之前,復眼棱艦不會貿然往裏突進。

這會落入人類的包圍圈。

雖然漫長的戰爭史中人類從未有過擊落棱艦的記錄,但雙方都能明顯的感覺到,那個閾值正在被漸漸靠近。

以人類表現出的能力,一旦有第一艘棱艦被擊落,便很可能意味著戰爭雙方的勝負關系瞬間逆轉。

復眼者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絕不。

隨著主動式詭雷在太空中快速移動,劇烈的交火在下一瞬間爆發。

只一刹那,堡壘鎖鏈陣的前方便彌漫起大約七千余朵璀璨的太空烈焰。

烈焰大部分集中於恒星第二公轉軌道的黃道面附近,少部分分布於星系上下兩個方位。

被短暫限制高機動折躍能力的棱形戰艦按照慣例撐開護盾,然後連接兩個金字塔結構的中間部位張開一條寬約三十余公裏的裂縫,數量龐大的中型、微型作戰單位從裏面如黃蜂出巢般飛了出來。

依然是少量刀鋒螂,中等數量的八足甲蟲,以及海量蜻蜓戰機,還有更多的龜形飛行器和指甲蓋尖大小的自爆蒼蠅。

復眼者的戰爭兵器在形態上並無太大變化。

但各種裝備呈現出來的性能還是讓陳鋒眼皮跳了跳。

現在他眼前的刀鋒螂除統一力切割刀臂和噴吐爆炸粒子之外,背上又多了一根可彎曲的長管。

這長管顯然是武器,像根從脊椎骨裏反向往頭頂上長的尾巴,十分靈活,能對外射出白色光束。

陳鋒認得這光束。

在上條時間線裏,曾從球型戰艦上釋放出來,在最後時刻給人類艦隊造成了巨大傷害。

並且這些刀鋒螂體表覆蓋的薄薄護盾層也發生了變化,在宇宙中呈現出銀色光輝,表明其對能量武器的良好反射率。

根據軍隊提供的情報顯示,純粹的物理毒素打上去之後,效果比之百年前下滑了不知凡幾。

這些刀鋒螂比陳鋒親自宰掉的那些,要強很多。

遊蕩在外的球艦並未革新刀鋒螂裝備,一直在高強度參與戰爭的棱艦,倒已是把刀鋒螂換到了不知第幾版。

八足甲蟲也有變化,原本略顯笨拙的飛行速度變快了很多。

人類這邊迎敵的方式與陳鋒過去的理解也發生了極大變化。

鏈式堡壘艦並未急沖沖的放出載人中小型作戰單位,只從中部的出艙口飛出無數碗狀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