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古人的智慧

現在林布還活著,植物網絡共振還能捕獲到他的大腦活動對外釋放的極度細微的量子風暴。

經過生命監測儀的無數倍放大,探測儀甚至能通過思維風暴的強度變化簡單看出他的心態起伏。

剛進入棱艦,另外十一名隨從尚未犧牲時,他的思維量子風暴強度很高,並且還在持續攀升,思維風暴的強度變化很劇烈。

在最後一名隨從犧牲時林布的思維強度達到巔峰。

但隨著時間推移,十余分鐘過去,他的思維量子風暴強度持續減弱,直到最後恒定在一個很低的層次,只每隔十余秒間歇性的爆發一下,然後又被迅速壓制。

雖然沒人能親眼看見裏面的場景,但人們應該大體能想象得出來。

林布與另外十一名影子戰士一定經歷了很劇烈的戰鬥。

在整個戰鬥的過程中,代表人類戰士的綠點在棱艦中進行了多次換位,從前端一直跑到了後端,再在棱艦中反復轉移,直到最後停在棱艦中部,大約已經變成小白鼠了。

陳鋒曾經試圖與林布直接聯絡,可惜棱艦對量子網絡的隔離屏蔽太強,人類的量子網絡無法穩定的滲透入內,只能斷斷續續得到些非常混亂的信號,只有沙沙沙的背景音,恰似收音機調頻功能故障。

林布的處境成謎,但陳鋒管不了那麽多。

現在復眼者已經知道他來了,必然會做一些周全安排。

要麽進一步提升攻勢強度,爭取速戰速決,但這會冒一定的風險。

要麽拉開棱艦陣型,把戰線往後撤,與影子星系保持更遙遠的距離,留下更多機動空間,不再輕易主動出擊,等待大部隊持續集結,再發動總攻。

無論復眼者采取何種策略,都可能導致戰局在極短時間內發生巨大改變,都不是好事。

陳鋒想獲得最大的利益,俘獲一艘棱艦,最好的辦法是主動出擊,打他個措手不及。

別說復眼者,就連絕大多數人類軍人都不曾想到,陳鋒竟會在抵達十五分鐘後即刻投入戰場,更很難想象僅憑他一人,操控著折影戰甲就會對戰爭造成怎樣的改變。

隨著陳鋒持續不斷的折躍前進,剛剛制造完成的折影戰甲開始持續不斷的給出反饋。

“能量穩定度100%、99.74%……”

由於高強度的性能壓榨,戰甲功能模塊中的能量穩定性正在持續下滑。

“折躍亞空間層能量管道壓力等級1、2……7……”

建立在Z菌基因信息基礎上的生物管道內壓力正在持續上升中。

“信息準確率99.9999%、98……”

每一次折躍,都需要戰甲內部的智能模塊對三重空間進行繁復運算,精準的找到介乎於三重空間裏的九重坐標參數,參數準確性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數十位。

一旦出錯,可能導致戰甲只有一半部分完成折躍,亦或是直接跳躍到某個固體物質內。

發生這種事的概率還真不小。

在盧先鋒的指揮所被定點打擊後,人類軍隊做出了補救措施。

如今太陽系內四處漂浮著的,除了艦船、戰機和各種自動化武器之外,還有大量光反射率無限接近100%的圓形弧面金屬薄片。

薄片的大致分布範圍從火星之影與木星之影的公轉軌道中段開始,一直往外擴散,直到小行星帶近側。

這些厚度僅0.5cm的鏡面薄片錯落有致的懸浮於太空中,在動力驅使下沿著各自軌道圍繞太陽之影公轉。

在繁星的精微控制下,薄片軌道交錯,對光線形成了巧妙遮擋。

從太陽系外的任何一個位置往裏拉伸一條直線,都必須至少穿過三塊金屬薄片。

雖然碎星炮具備極強穿透力,但連續穿越三重具備極強能量反射率的鏡面薄片,將會被持續漫射逸散較多能量,最後很容易被圍繞著重要戰略目標巡邏的超重護盾艦吸收掉全部傷害。

比起DF-711堡壘星艦的巨型堡壘模式,此時影子星系的防禦陣線看起來更松散,但強度卻絲毫不輸。

並且棱艦艦隊在圍攻堡壘星艦時,根本就沒有暴露碎星炮這種終極武器。

影子星系展現出來的戰爭實力顯然要強出一大截。

影子星系裏的人類能在盧先鋒被“刺殺”後短短數天之內,便完成快速布局,爆發產能制造出這多達千億塊金屬薄片,與強大的能源儲備和超強的工業生產能力不無關系。

這裏面也有小福的功勞,金屬薄片的制造工藝裏大量使用了種植戰艦的新技術。

只是當時也沒人想到陳鋒會有在極短時間內橫穿星系的需求。

這些防禦工事給陳鋒造成了不小困擾,幸好陳鋒的能力夠強,總能用直覺判斷與大腦高速運算彌補量子芯片計算的誤差。

起碼陳鋒自己有這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