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解放太陽系

上次,人類為了制造出一束超量射線暴,犧牲了整個破釜號,采用的是以黑洞為轉化器,將物質轉化為能量的方式。

人類已經理解伽馬射線暴很久,也能很輕松的制造出少量穩定的射線。

早在二十一世紀時,伽馬射線便作為伽馬刀被廣泛的運用於醫療領域,被世人熟知。

但射線與射線暴這一字之差,其中含義便是天壤之別。

就像人在遠古時期就會放火燒山,但同樣是燒東西,燒掉一顆行星又或是恒星呢?

難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這是典型的量變引發質變。

這次,人類不再需要黑洞為媒介,也無需使用低效率的物質轉化為能量的土辦法,轉而利用恒星級巨型電池直接供能。

為了滿足可怕的能量輸出需求,巨大的發射器中的供能電路早已不再是傳統的電線,而是脫胎自賴聞明留下的太空運輸網概念而建成的曲速通道網。

穿梭於通道網中的不再是艦船,而是實質化的電子流。

賴恩也不曾想到,當年他為人類構思的太空物流交通網,竟會在某天被用在一個超大型設備中充當輸電線路。

經過長達數月的充能,閃爍著幽藍光芒的巨大光柱從發射器噴薄而出,筆直飛向太陽系,並在兩年後抵達。

原本無形無狀,肉眼不可見,設備不可測的穹頂,在射線暴的轟擊下暴露出弧面輪廓。

隨著射線暴持續轟擊,穹頂暴露出的光芒愈加強烈。

在射線暴的入射端,此時正有無數設備分別位於穹頂內外,同時收集著內外兩側的數據。

穹頂內的設備來自於太陽系,外面的則是殖民星系跨越遙遠的距離送回來的科考隊。

在上條時間線中,人類得一邊面對戰爭壓力,一邊嘗試靠近穹頂,能執行數據收集任務的,只有身穿頂級折躍戰甲的陳鋒。

但這次人類的對手只有穹頂,收集數據變成了一件簡單的事。

一小時三十六分鐘後,穹頂轟然消失,也不知是被人類轟碎了,還是復眼者將其主動撤回了。

自此,太陽系徹底解放。

但人們並未在喜悅中沉浸太久。

科學院已緊鑼密鼓的開始分析最新收集到的數據。

大量工程人員各自登上載具,攜帶著各型各狀的機械奔赴向太空各處,以盡快修復在基本相互作用持續增強與突然減弱這一張一弛的過程中受損的設備。

外面的殖民星系也開始迅速調整政策。

從現在起,晨風帝國將會重新以太陽系為核心,以即將建成的影子星系殖民地為第二發展核心。

雖然人類失去了太陽,但通過多年的研究,再有影子星系裏現成的偽·太陽系相互對照,以如今的科技水平,人類完全可以通過從其他恒星收集原料,制造出一個新的人工太陽。

或許無法做到100%的復刻,但至少能有99.999……%。

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系內的規則不僅與太陽本身有關,更與其在宇宙空間裏的地理位置有關。

太陽系剛好在宇宙大纖維網的這一片的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復合體裏,又在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其中一支羽絨的尾巴上的室女座超星系團裏,最終落腳到了銀河系獵戶座懸臂的上。

在這恰當的位置,孕育出了太陽系與地球,最終誕生了人類。

這一切看似偶然,但唯結果論的話,其實卻又成了必然。

組成太陽系量子規則的除了太陽本身的特性之外,還有整個銀河系乃至於更龐大的星體統一起來提供的“宇宙背景”。

背景中不僅包含輻射,也包括引力場、量子效應以及盡管無限小,但依然客觀存在的一切基本相互作用。

距離相隔幾百億光年的兩枚電子之間依然有引力、電磁力甚至核力在互相牽絆著。

無論這數字再小,也依然存在。

太陽可以重建,但在宇宙中一模一樣的兩個地點,卻無法另尋。

所以人類要重建太陽系,最完美的選擇依然是在太陽系的位置就地執行。

看著母星脫離危境,人們更進入了朝氣蓬勃的重建家園的節奏,陳鋒心頭大石悄然落地。

他終於踏實了。

這次他並未對人員分配做出特殊安排。

以他以前的性格,他會為了求穩,在歷史中設下暗示,或是通過救世會直接操控人們的選擇,在二十六世紀之前就讓這些人早早離開。

但這次他打從一開始就很清醒的抱著這是最後一次的念頭。

如果連穹頂都搞不定,那麽肯定注定了失敗。

更為了保持文明進程的活力,盡可能避免自己留下的思維繭房的負面效應,陳鋒索性把選擇權交還給別人,由別人自己來主宰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