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魚的歷史(第2/3頁)

如今由於他失去了身體,所以他的基因喚醒度已經無法測定,但毫無疑問的是他的思維量子風暴復雜程度超出普通人類的極限不知凡幾。

既然要通過陳鋒來翻譯魚星人的語言,那麽對思維風暴裏蘊含的信息捕捉準確率便要做到絕對精準,其精度要求比平常同步信息時至少高出數個小數點,堪比點對點的人格復制。

以人類目前掌握的科技,原本做不到如此準確的信號捕捉。

但說來倒也有點奇妙,陳鋒本人之前悄悄做的準備在此時發揮了重大作用。

繁星在傳統的量子網絡中為他建立了第一個信息通道,T100那邊的思維共鳴卻又成為了第二個可用做數據對比的參照通道。

當外面的技術人員讀取信息時,將會同時通過兩條通道得到相同的信息片段,然後互為對照,兩相參比,以盡可能的提高準確率。

起初外面的技術人員在面對同一片汪洋大海時統統滿臉茫然,僅能獲得的部分推算信息,還來自陳鋒從上條時間線裏帶回的關於奴星的描述。

但同步開始三十七秒後,太陽系地球生物所提出重要結論。

他們認為魚的語言屬於“堆疊式”語言。

堆疊式語言的定義如下:

某些記憶特性奇特的種族在相互溝通時將會采用持續疊加的語言。

假定該智慧種族有一對初次誕生智慧的始祖。

兩個智慧始祖碰面時的第一句話只有一個字,“你”。

第二句話就變成了“你好”。

兩者的交流繼續深入下去,互相間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前一句話的後面增加一個字。

以人類的角度去理解,或許只是二“人”的閑聊到後面時字數已經多到人類無法想象的地步。

並且,采用堆疊式語言的種族的記憶會跟隨表觀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

下一代相互間的溝通內容,從第一句話開始便是在上一代流傳下來的信息基礎上繼續疊加,一直到信息量“無窮大”。

這看似很不可思議,但在地球上就有鮮活的例子。

人類曾有個誤解,總喜歡用“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來調侃某人記性差。

但其實這句話錯得徹頭徹尾。

魚的記憶不但持續時間很長,甚至可以跨代傳遞給下一代。

譬如景區中的觀賞魚,只要剛一出生,甚至不需要別人教,自然就知道當有人靠近水面時就得趕緊靠攏過去,因為那邊會有投食。

再比如,魚類從一生下來就知道什麽區域是危險水域,什麽區域相對安全,可以躲避天敵。

從純地球科學的角度講,DNA承載記憶的方式並不神秘,只是很淺顯的甲基化修飾的作用,含義為在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通過特定酶的修飾,在核苷酸上共價結合一個特定的甲基團。

不同的甲基團組合到一起,就成了可以被傳遞給下一代的龐大信息,體現在語言上,就是堆疊式語言。

所以地球生物所中的人認為,魚星人使用的就是堆疊式語言。

當然,地球上的魚並沒有掌握堆疊式語言,因為語言本身就是智慧種族的象征物之一。

對方作為一個智慧種族,其語言中的信息量和復雜程度,遠非地球上的普通魚類可比。

之所以魚星人明明表現出種類繁多的種族分化卻依然能保持統一,卻也正在於不論魚星人活躍在何種高度的懸浮大陸,具備怎樣的體態特征與特殊能力,其最早初誕生智慧的始祖卻依然是同一種族,只是該種族在遷移的過程中,自身形態和基因序列隨環境變化而出現了差異進化。

但所有種族的語言最早初都可以追溯到同一對始祖身上。

最終,生殖隔離並未導致魚星人徹底分裂。

所以陳鋒現在所看到的這“一段話”,本身就代表了魚星人從誕生在到現在出現在旅行者星系戰場的全部歷史。

這一句話,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全面史書,講述了一個龐大文明從誕生到茁壯成長,再到被奴役的全部歷史。

陳鋒與這一只魚對話,就等若與對方整個文明的歷史對話。

既然明白了對方的信息就是歷史,接下來的分析工作反而變得簡單了很多。

陳鋒擴大了自己的檢索面,果真碰到了很多不同世代的虛擬魚。

有的魚的形態與外部環境表現得格格不入。

譬如這裏明明是個時常噴薄巖漿的高溫懸浮大陸,卻生活著一看就更適應低溫環境的種族。

這些錯位的種類,正是曾在歷史裏某一個階段存在過,但後來隨著懸浮大陸上的環境改變,而在進化中被淘汰了的舊時代裏的魚星人。

在某些固定區域內的環境也在持續變化中,有時候當陳鋒的注意力放到某一片區域時,前一秒這裏還是強磁場懸浮大陸,下一秒就變成了帶電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