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4章 科舉名額

下午時分,潘遼和杜佑聯袂而來,他們是來和郭宋商議科舉之事。

科舉的方案已經定下來,將錄取五十人,這已經是放寬後的錄取人數,最初只錄取二十五人。

可從現在報考人數來看,光是他們下轄各州推薦的士子就超過了兩萬人,還有中原、河北、江南、巴蜀等等地方的士子,加上前幾年沒考中的老士子,算下來至少要七萬人,甚至更高。

那麽最初決定錄取的二十五人就明顯太少了,所以在制定正式方案時,又將二十五人翻了一倍,達到五十人,可就算是這樣,還是太少,差不多一千四百人爭奪一個錄取名額,簡直讓人無法接受。

郭宋便令參事堂商議補充修正案,看能不能再多放一些名額。

郭宋外書房所在地也叫麒麟殿,一般是假日處理公務以及接待大臣的地方。

郭宋請潘遼和杜佑坐下,潘遼遞上一份補充草案,“殿下先看看吧!”

郭宋接過草案,坐下仔細看了一遍,其實變化不大,變化主要有三點,一是把維持科舉秩序的士兵人數從兩千人增加到三千,這是很有必要的,考場太大,一百條巷道,還有平時紀律風氣等等,都需要士兵幫助維持。

第二個變化是科舉期間嚴禁吃喝嫖賭,把吃喝兩項去掉了,士子們相聚吃飯喝酒很正常,所以沒必要過於嚴格,只嚴禁後兩項,主要方式是用抽查,一旦被查到就會被記錄在案,但不會處罰,可如果考上了科舉,再一票否決。

如果士子明知自己考不上,就是來長安胡天胡地花錢,那也隨便。

第三個變化就是錄取人數增加到一百二十人,這才是郭宋關心的,錄取人數增加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拍拍腦袋就有了,必須有依據。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那麽多官職空位,當然,科舉錄取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太學或者國子學錄取,錄取兩千人。

第二類是明經科錄取,錄取五百人,主要是充實各州縣文吏,朝廷的從吏,軍隊的軍吏,身份是吏,如果非常優秀,或許有機會轉為官。

第三類就是進士,進士要做官的,前三名進士及第放從八品官,後面進士出身則放從九品官。

所以要招收多少人,首先就要先確定有多少官職空位,去年是因為攻下關中後強力清洗,所以空出很多官位,可今年,郭宋怎麽也不相信現在居然還有一百二十個官職缺口。

“解釋一下,怎麽會有一百二十個官職空缺?”郭宋敲了敲修正方案。

“殿下,晉王府成立了農部司,那各州也要相應建立農司,設立司士一名,這一項就增加了五十幾個官員空缺。”

“可農司需要專門人才啊!太學不是有農學嗎?”郭宋不解問道。

旁邊杜佑解釋道:“殿下有所不知,一是時間來不及,第一批最快也要後年才能完成修學,而且之前說好的,他們視同明經,從吏開始做起,而地方司官是從九品,還輪不到他們。”

潘遼也補充道:“將來各州也要成立相應的新州學,對應太學的各種技術培訓,那麽各州師資主要就來自太學,所以在短時間內,太學培養出來的學生還做不了專業事官。”

“好吧!那還有其他空缺呢?你們可是增加了七十人。”

“然後就是各州進奏院,殿下上次提到要加強進奏院,要求各州進奏院主官至少是從七品官員,下面再配兩名從九品院丞,這實際上就是給各州增加三名進奏院官員名額,這些官員名額就可以利用起來了。”

目前各州進奏院比較混亂,基本上是各自刺史的心腹幕僚在主事,職能也比較簡單,就是替各州遞奏折,傳回執,然後安排進京官員食宿。

功能雖然簡單,卻養了一幫人,無形中增加地方的財政壓力,郭宋原本是想把進奏院裁掉,但杜佑勸他,進奏院只是沒有用好,用好了,它將會成為京城聯系各地的強力紐帶,有助於朝廷對地方官府的掌控。

郭宋接受了這個思路,不但不削弱進奏院,反而加強它,在新城給每座進奏院修建新的官署,硬件方面配齊,下一步就是配齊人員,提高進奏院等級,進奏院主官為州錄事,七品官,下面再設兩名九品院丞。

進奏院也不是傳遞消息那麽簡單了,要定期參與議事,現在還沒有朝會,將來有了朝會,要每天參加朝會。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職能,那就是編寫《邸報》,基本上就是十天一集,把本州十天內發生的重要事情編成《邸報》,交給朝廷。

所以這一系列的改革下來,會增加不少官位,就給今年科舉錄取增加了名額。

郭宋想了想笑道:“我們一共六十個州,算下來不止增加七十個名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