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高校聯盟計劃(第3/3頁)

最為基礎的倚仗,就是這種高校聯盟計劃,也就是說,教育才是陳琛最大的倚仗。

其實原本他是沒想要搞這麽大的,只不過是他發現這個世界的人們在經受了這種不同力量體系的滋養之後,他們的思維靈活程度應該都超過了平行世界中同一時期的人。

比如陳琛自己在這個世界生活了二十年,也明白自己的智慧和前世想必,簡直是天壤之別,要是現在的自己回到那個時空,或許成為新時代的陳因斯坦也不是什麽問題,再加上職牌的推動,那就更不一樣了。

果然世界觀念還是會存在局限性。

這也是為什麽在東漢末期,很多物品的發展速度比原定速度還要快,陳琛有時候見到了還會震驚一下,例如紙。

高校聯盟的初期基本模式,陳琛還是打算仿照太行書院的建立一樣。

在核心地區規劃出一片土地,至少也要是鄉鎮級別的土地,專門用來搭建這座書院。

而基本上這座書院就是這個州的代表性書院,例如太行書院未來可能會更名為並州書院,而在冀州要搭建的這個新書院,就會取名為冀州書院。在未來,大漢每個州府,都要擁有自己的書院,這將會代表每個州府的教育水平。

而模式還是按照太行書院那般,收的學生也是從小到大,要求在六年時間內學習好足夠的基礎知識,這是基礎教育,在完成了這部分基礎教育之後,可以選擇繼續在書院之中深造,還是直接出來,像是那太行書院的第一批完全培養學子一般,進入一線實踐。

其實就像是現代,選擇成為研究生,還是成為公務員而已。

和工作不同,太行書院出來的那一批學子,那一畢業安排出來的都是一線公務員,遴選制度是給他們一個升遷途徑。

所以在初期階段,作為每個州府核心的書院,收取學生還是只能按照考核競爭的模式。

雖然這樣會讓世家子弟在初期擁有極大的優勢,但是還是給了寒門子弟一個機會,並且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劉備集團奇怪的人才緊缺問題。

在之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才會繼續在各個郡縣開設分院,並且打通分院向總院的人才輸送通道和完整模式,讓教育可以真正地推廣到整個大漢民間。

這樣才算是真正的引領教育發展,高校計劃就是為此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