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陳琛的頓悟(第2/3頁)

那經過了千年,百年,甚至只需要幾十年的研究鉆研。

就能夠找到體系中的漏洞和捷徑,找到所能夠利用的不公平之處。

其實一個國家的發展和未來。

更多的是取決於人,取決於引導這個國家發展的那些人。

人是本,制度是花。

陳琛心中感慨萬千,心中的那一股勁,久久不能平息。

他沒有走進去政務廳。

只是靜靜地站在政務廳外的院子裏。

護衛廳門的值崗士卒還是認識陳琛的,向陳琛行了行禮便又恢復警備的狀態。

行禮是對陳琛奠定這一切的尊重。

恢復警備沒有上前服務討好,是特權意識的消失。

而政務廳中的官員們也都沒有在意到門口的陳琛,他們來來往往、忙忙碌碌,每個人都專注於自己手頭上的工作。

這裏面多了不少陳琛並不是特別熟悉的年輕身影。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

這裏面有不少都是太行書院的前兩期學子。

這些學子在從太行書院畢業之後,就安排到了一線參加實務。

並州能夠快速發展的區位並不多,主要是太原、上黨有些基礎,而其他郡縣想要發展起來,就需要長時間的建設,從基礎建設開始做起。

而冀州本身就是一處富饒的州府,基礎建設相對來說都比較完善,而當初劉袁大戰的時候,冀州本身就已經缺少中底層的優秀發展人才了,大戰之後更是有著大量的空缺。

所以太行書院畢業的前兩期學子主要都到了冀州來參加工作。

並非是忘本。

太原永遠都是劉備發家史的起點,這一點不會變。

將來也會好好地建設並州其他區域,而不是只重視太原。

只是。

同樣的資源投入,恢復冀州帶來的收益,要遠超過建設並州其他郡縣的收益。

單單從資源角度和收支角度出發。

恢復冀州民生,推動冀州經濟發展和產業成型才是現階段比較重要的。

而在此陳琛也采用了一些後世的制度。

比如重要方面的企業只有官府能夠開發,例如兵器、礦物等。

而與百姓民生相關的行業,例如糧食產業。

則是官民並行。

官府並不與民爭利。

要妥善經營,主要目的是用來平抑糧價,保持統治區域內糧食市場的問題,和對糧食的調度。

雖然陳琛的天賦技能地脈聯結持續生效。

但是還是要注意行業價格不要被黑心的商家們串通好一起擡高了。

不管怎麽說。

劉備前往接收長安的時候,帶走了不少中層骨幹官員,用以管理好長安城,進行長安城的修復。

所以鄴城這裏。

荀彧采用了陳琛建立起來的遴選制度。

專崗專考。

由他親自把關。

在政務廳裏的每一個新人都是他親自面試之後招收進來的。

而事實證明。

冀州和幽州的發展並沒有因為中層管理官員被劉備大規模調走而受到影響。

這些在第一線實踐過的優秀學子們,展現出了屬於他們的實力。

這些家夥甚至讓荀彧都感到吃驚。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看,他們提出來的方案和思想是會存在著一定的執行風險的。

但是不僅是這些方案思路新奇,可能性不小。

更重要的是這些從太行書院出來的家夥。

一個個的都會分析自己方案的優勢和劣勢,並且針對自己方案的劣勢提出了風險控制的辦法。

看來當初讓陳琛從潁川書院帶走了那麽多先生。

叔父是沒有錯的啊。

當時荀彧最大的想法就是這樣。

他能夠明白如果這樣的人才能夠越來越多的話。

那將來有朝一日。

一統的大漢就能夠真正地做到國運昌盛,延綿萬代。

荀彧現在正坐在了政務廳之中側面主位,他正在書寫著什麽。

他也沒有關注到門外的陳琛。

注意力很集中地在審核著滿寵提交上來的資料。

陳琛沒有去和荀彧打招呼,他只是看看就好。

有著荀彧來主持政務大局之後,陳琛也算是比較放心了。

而且荀彧的品行,多年好友,他也了解。

雖然荀彧是正宗的世家子弟,但是他的屁股並不在世家那邊,而是在大漢這邊。

不知道為什麽。

自己緊趕慢趕地跑到了這裏,卻沒有進政務廳的想法了。

似乎是因為看來一切都很好。

陳琛想了想。

沒有走進去。

而是收回了自己的視線,轉身離開了政務廳。

他打算回家陪蔡琰和草兒。

似乎現在,劉備勢力脫離了自己的話,也能夠平穩正常地進行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