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終章:回家(第3/6頁)

郭儒明能在重症病房逗留的時間有限,只給了10分鐘的時間。

進來後郭儒明的攝制組就抓緊時間留下資料。

詢問的問題,回答也都大同小異。醫生護士的注意力全都在患者身上,根本沒時間、沒心情“搭理”攝像機。

能不能留下影像資料,郭儒明的身份、能不能在全國人民面前露臉,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隨著患者的病情一點點好轉,回家的日子也一點點臨近。

回家、家人、孩子、昏天黑地的睡覺,這些質樸到了極點的回答像是他們每天的工作一樣。

平凡而重要,簡單而純粹。

在這裏,她們是護士,是醫生,憑著一腔熱血從瘟神手裏搶人的勇士。離開這裏,他們都是普通人。

她們是兩個月沒看見孩子的母親。

她們是父母在家沒能在非常時期留在身邊照顧的孩子,忠孝不能兩全的時候,她們來到了天河。

錄制過程中,郭儒明特意多留了一些ECMO的資料。

這種“神秘”的設備在這之前他們都沒聽說過,但因為疫情的關系ECMO出現在全國人民面前。

它就像是一種特效藥一樣,神奇、有效,關鍵還有昂貴。

ECMO開機多少錢,每天多少錢……這些數據在疫情前,普通醫生護士都不知道。

可現如今,很多普通人對這些“用不到”的數據全都一清二楚。

郭儒明在重症病房裏,也屬於普通人,他對ECMO很感興趣。

甚至有時候他會想要是國內像美國一樣有近萬台ECMO的話,會不會天河市的情況會好很多。

10分鐘轉瞬即逝,馮院長並沒有準備給他們留更多時間。郭儒明也很知趣,帶著攝制組結束了短暫的記錄。

穿脫防護服都要半個多小時,而攝制紀錄片的時間只有10分鐘。

和馮院長閑聊,盡量說著輕松一點的家常話,郭儒明一行人又錄制了雷神山醫院的各種作業文件。

雖然是臨時成立的醫院,短時間內就要關閉,或許像是小湯山醫院一樣封閉了17年再次開放,或許有生之年再也見不到雷神山重出江湖。

但是這裏的每一點細節都很正規,和大型三甲醫院一樣,連各種作業文件都一模一樣。

沒有因為急著搶救、治療而放棄正規流程。

雷馳荊楚,術濟蒼生。

最後他們給雷神山醫院的兩行字留下影像,這才離開雷神山醫院。

……

比約定時間早了20分鐘,郭儒明來到吳冕的宿舍門口等他下來。

“郭導,這次咱們回去是不是也要隔離?”攝影師問道。

“應該是14天。”郭儒明道。

“好久……”

“比天河人好多了,他們隔離了76天,回帝都上班的人還要繼續隔離14天。”郭儒明的眼睛眯著,笑意滿滿,“不知道還會有多少抱怨呢。”

“從前我最聽不得抱怨,可現在回頭看,能抱怨也是好事,最起碼人還活著。”攝影師笑道。

“是啊,活著,活著就好。”郭儒明長長的嘆了口氣。

死亡人數越來越少,出院人數越來越多,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本來一切都應該戛然而止,不管做了多少事情,最後肯定會留下無數的罵聲。

但這次似乎哪裏不一樣。

不像是03年S病毒事件,最後隨著氣溫升高病毒忽然消失。在方艙醫院休艙大吉的那些天裏,國內疫情得到了控制,但國外如火如荼的蔓延開。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原來教員說的紙老虎還真特麽的是紙老虎,一場疫情就把紙老虎光鮮亮麗的外衣戳破。

紐約上空的禿鷲,那是一張即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意味深遠、雋永。

但郭儒明並沒有過多關注那面的種種悲慘,這一切只不過是曾經天河市的放大版。

那些畫面他無法直視,甚至都不敢想要是沒有全國醫生護士一批又一批無懼生死的來天河市支援,這裏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況。

這一年的一切都過於魔幻,魔幻到讓人感覺像是在做夢。

“郭導,吳老師明天也走麽?”

“走。”郭儒明道,“他這幾天走在中法新城院區拆卸、消毒設備。帶來的呼吸機、ECMO要帶回去。”

“坐飛機?”

“火車。”郭儒明道,“現在不著急,吳老師怕那些設備被顛壞了,坐火車回去更安全。”

“是ECMO麽?我聽說那玩意特別貴。”郭儒明的助理笑道。

“在疫情前,我從來都沒聽說過ECMO這種設備。現在,我覺得我都能上去操作了。”攝影師笑道。

“全國25%的ECMO集中在天河市,現在用不上了,陸續撤走。生活還得繼續,日子還得過。”郭儒明道,“這次事情真心是改三觀,讓我信了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