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我上我不行(第5/6頁)

霍去病待霍光極好。

但霍去病死的太早,還沒有來得及給霍光鋪路。

霍光能最終成勢,霍去病的因素占三分,他自己的因素占七分。

在霍去病死後,霍光在漢武帝身旁當差,沉穩得體,言語得當,舉止分寸猶如計量般精準。

這並不是在誇大,有史書記載,霍光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仆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

意思是說,霍光每次出入宮門,上下殿階,停走都有固定的位置,每次落步連尺寸都不差。

而做到這一點的時候,霍光才十幾歲。

有些牛逼的人從來都不是大器晚成,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很牛逼了。

漢武帝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喜怒無常的皇帝,在漢武帝的治下,丞相更叠的速度幾乎冠絕歷代,很少有大臣能夠和漢武帝善始善終。

霍光做到了。

霍光從十幾歲開始為漢武帝服務,陪伴了漢武帝的整個後半生,三十年的朝夕相處,霍光沒有做過一件讓武帝批評的事。

一件都沒有。

想想在現實生活中,誰能做到三十年一次錯誤都不犯?

更何況面對的還是漢武帝這樣出了名的難伺候的上司。

但是霍光就做到了。

他創造了一個記錄——漢武帝時期平安無事的超長待機第一人。

霍光的謹慎和能幹,最終打動了漢武帝,讓霍光成為了漢武帝親封的第一輔政大臣。

其後,便是霍光從一個秘書徹底走向前台,執掌大漢帝國的歷史了。

漢武帝在武功一道上彪炳千秋,但是在文治方面說一塌糊塗都不算過分。漢武一朝,百姓的幸福指數是很低的,經濟幾乎宣告崩潰。

在漢武帝剛剛駕崩後,蜀地就有22邑三萬戶扯旗造反。積攢了幾十年的民怨,讓大漢帝國那時已經外強中幹,甚至可以說處於崩潰的邊緣了。

畢竟,好戰必危。

而霍光作為這個龐大帝國的掌舵人,接了漢武帝這個爛攤子,不僅沒有帶領大漢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反而帶領大漢平穩過渡,幾乎消弭了漢武帝時期所留下的那些負面影響。

更不用說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霍光還順道鎮壓了漢武帝留下的其他的托孤大臣,甚至還順手廢了一個皇帝。

了解了霍光的這些資料後,就能明白這個權臣到底有多麽恐怖。

霍光就像是一個機器人,精準、高效、謹慎,從不犯錯。

面對這樣一個對手,你只有比他更隱忍,更謹慎,保證自己也不犯錯,才有機會戰勝他。

一旦被他發現破綻,輸的就會是自己。

所以,漢宣帝將霍光當成了自己的老師。

學習他的謹慎,學習他的隱忍,當然,也要學習他的狠辣和決絕。

他還年輕。

他等得起。

只要拋棄帝王的自尊心,今天他失去的,在霍光死後,都將會千百倍的還回來。

只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歷史上漢宣帝面對霍光,唾面自幹的事情並非一件兩件。

繼位後面對霍光的還政試探,全都推辭不受這只是基本操作。

等他皇權稍微穩定後,立馬加封霍光一萬七千戶。

要知道,在漢宣帝加封霍光之前,霍光只有三千戶。

漢宣帝直接將他提升成了兩萬戶,大漢有史以來最高。

給了霍光這麽大好處之後,漢宣帝想自己也撈點好處,所以他想給自己冤死的爺爺和父親弄一個謚號和陵園。

漢宣帝他爺爺是被漢武帝廢掉的太子,當然,是被冤枉的。

漢宣帝當皇帝了,給親爹翻案,有理有據,大家都能接受。

但是霍光直接給他打了回去。

然後,給他爺爺的謚號是“戾”。

這是明目張膽的打臉,而且還把皇帝的臉抽腫了。

但漢宣帝屁都沒放一個。

戾就戾吧。

霍爺您說啥就是啥。

漢宣帝一直到霍光病重,都沒有迫不及待的露出真面目,而是選擇了繼續隱忍。

當霍光病重後,漢宣帝親自前往探望,哭的十分傷心。

這場哭戲直接讓嶽關的帝王之氣增加了4點。

霍光上書謝恩,表示希望能在自己的封地中分出三千戶,封兄長霍去病的孫子奉車都尉霍山為列侯,以祀奉霍去病的香火。

此時霍光已經隨時會死了,漢宣帝理論上現在對霍光動手,朝野上下其實是沒有人能夠攔住他的。

但是漢宣帝不僅沒有對霍光動手,而且還很幹脆的準了霍光的奏請。同天,漢宣帝還任命了霍光的長子霍禹為右將軍。

等霍光去世後,漢宣帝親自前往霍光的靈堂祭悼,以帝王規格下葬,謚號為“宣成侯”。

霍光死了,漢宣帝仍然在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