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大規模點映!

從沈洋回京城之後,李謙直接在家睡了三天。

連續一個月的高強度工作,也實在是太累了。

緊接著李謙去了趟光羨,和對方溝通一下接下來的宣發。

“短短一個月就拍完了一部電影,李導真是讓人佩服啊。”

一見面,王長天對李謙這麽快就完成了電影的拍攝,就感嘆不已。

雖然剛剛涉及電影行業,不過他也對電影有所了解。

一般的劇情片,兩個月以內的拍攝時間是正常的,一個月絕對算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李謙擺擺手笑道,“王總過譽了,這部電影拍攝難度並不大,幾乎都是室內戲,又很少轉場,一個月的時間其實還算正常。”

張召也道,“李導每天從早到晚都待在片場,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真是辛苦了。”

一開始張召也在劇組呆了一個多星期,本想著李謙之前拍網大,劇組頂多管理二三十個人。

現在院線電影,劇組最少的時候人數也翻倍了,年輕沒有多少經驗,難免都顧不到的地方。

不過呆了一個星期,他才發現,壓根沒有自己什麽事。

想去做些什麽,又怕李謙不高興,以為他想插手的管理。

畢竟之前李謙提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光羨不得幹涉電影拍攝,這就看的出來,李謙是個非常自我,且心裏有脾氣的人。

但是什麽都不幹,待在劇組也怪怪的,幹脆就回來了。

甚至直到電影殺青那天,李謙都沒有通知他……

寒暄一會,接著進入正題,說起了電影的前期宣發。

“宣傳方面李導放心,我們有國內覆蓋面最大的電影宣傳網絡,這方面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王長天頗為自負地說著,這也是他敢於進軍影視行業最大的依仗。

三百多個電視台,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光羨的宣傳網絡就能鋪到哪裏。

張昭也把具體的計劃說了說,“由於賀歲档《投名狀》和《集結號》兩部大片會先上映,必然會吸引走絕大部分觀眾的目光,所以我們計劃電影上映前半個月才開始宣傳。”

“電視台方面已經都聯系好了,只要李導跑的過來,這方面是不用擔心的,影院的廣告有駐地發行人員在一家一家地跑,樓宇寫字樓屏幕方面,也正在和眾分傳媒談……”

電影的宣傳現在也就是傳統的幾種宣傳方式:電視台、紙媒、網絡媒體、室內、室外廣告。

電視台方面不用擔心,這是光羨的強項,紙媒也屬於各地光羨管轄。

網絡媒體就看到時候電影的反響,如果反響好,就算不用花費太多,那些網絡媒體,甚至幾大門戶網站,都會自發地為電影做宣傳。

當然了,要是反響一般,在賀歲档這個時候,可就沒人搭理你了。

室內、室外的廣告牌,也就是寫字樓、公交車站這些地方。

這些李謙還是信得過光羨的,他點點頭道,“宣傳方面就拜托王總了。”

不過,發行方面,卻是光羨的短板了。

李謙問起那初期兩百個拷貝的安排,卻沒有得到理想的答案。

張召有些為難地說道,“初期鋪兩百個膠片拷貝倒是沒有問題,這段時間我們的駐地發行人員也一家家地和影院談了。”

“但是,能完全利用一份拷貝的二線城市地段好的電影院不超過50家,其他大多只能分布在三線城市,以及一二線城市近郊的電影院。”

不是在地段好的電影院不能放,就算在京城CBD的萬達,晚上拿到一兩場也不是難事。

但是一份膠片有五盤,每盤20分鐘,通常要最大化地利用一份膠片,那都是各個廳輪流放映。

1號廳放第一盤,二十分鐘之後接第二盤,然後第二盤拿去二號廳放,再二十分鐘之後,1號廳放第三盤,二號廳放第二盤,3號廳放第一盤。

依次類推,極限的話,能做到同時五個廳共用一份拷貝。

甚至在早年,一個城市兩三家電影院共用一份拷貝都是常態,在這個電影院放完之後,立馬有人騎著自行車飛奔下一家電影院,接著放。

但是今年賀歲档,兩部大片接連上映,不管是《投名狀》和《集結號》,以這兩部電影的陣容和導演,電影院經理用腳趾頭都能做出決定,優先安排哪部電影的放映。

所以,《生死頻率》投200個膠片拷貝不是問題,但是這200個拷貝一天能放映的場次,可能還不如那兩部大片的150個拷貝。

如果不追求場次的質量,三線城市倒是可以滿足,但是三線城市放兩場,估計都比不得二線城市地段好的電影院放一場。

行業就是這麽殘酷,一切以實力說話,沒有實力的導演、演員、電影,就得不到更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