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女性觀眾的市場(第2/3頁)

三十億對於其他電影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及了,可是對第一部就大賣近二十億的《鬼吹燈》來說,接近三十億的票房,和第一部沒多大區別。

中間隔的這幾年,大盤的漲幅都和票房漲幅一樣,也就說第二部的票房只是趕上了“票房膨脹”的速度。

這麽多年,國內的電影市場其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往特效大片,是吸引觀眾的利器,可是現在,經過無數好萊塢大片的洗禮,觀眾的眼界已經不同以往了。

再加上觀眾進一步下沉的結果,越能貼近觀眾內心,引起共鳴的電影,才更容易成為爆款。

《鬼吹燈2》這樣國內頂尖的商業大制作,也只能拿到接近三十億票房,雖然也有档期的原因,換成七月初的,起碼能多四五億,可是也到頂了。

女性觀眾比例甚至只有33%,《流浪地球》上映第一天的女性觀眾占比只有40%出頭,到下畫時已經接近50%了。

而且,在三大購票平台上面,《流浪地球》打低分的觀眾裏,女性觀眾只占19%。

按照一般的認知,這種科幻片理工男會更喜歡,女觀眾不會感冒。

可是現實卻完全想法,看電影的女觀眾多,滿意給好評的也是女觀眾多。

反而是,男性觀眾給差評的比例遠遠超過女性觀眾。

春節档的《哪吒》,女性觀眾的比例更高,甚至接近60%。

《鬼吹燈2》女性觀眾占比只有33%,低的離譜。

對於大賣、爆款電影來說,女性觀眾已經成了主力軍了,決定著票房的上限能到什麽地步。

……

國慶節將至,《我和我的祖國》成片通過了審核,李謙召集了幾位導演,商議一下到時候後的各種宣傳、路演、活動的安排。

也順便聊了聊剛剛過去的暑期档,相比其他人,李謙談的卻是當前電影市場的受眾的問題。

這就是純商業性的東西了,不過現在早不是十年前了,市場徹底商業化,即便是張一謀和程凱歌兩位,對討好觀眾,也沒有了那麽多的排斥。

當然,不排斥歸不排斥,可是他們也不會為了討好觀眾去拍電影。

一把年紀的老前輩了,他們現在只想拍自己想拍,想要表達的東西,至於票房這玩意,反正撲街了也照樣會有人給他們投資。

不過,自己雖然不在乎,可是還有子女後代,要不然程凱歌也不至於跑去給一档表演競技類的綜藝節目去當導師。

他那剛剛以外籍學生身份被電影學院錄取的兒子,現在拿的全是企鵝的資源。

按網上的派系劃分,應該叫鵝場。

為了兒子,程凱歌跑去企鵝辦的節目裏打工。

不過,雖然兒子要靠企鵝的資源,並不意味著程凱歌就是企鵝的人了,要把李謙當敵人。

其實除了李謙吐槽過一次《趙氏孤兒》……嚴格說起來,他自己都忘了有沒有吐槽,反正媒體當初報道的就是吐槽了。

然後因為媒體的煽風點火,有一點點的不愉快。

也僅限於此了,在合作《我和我的祖國》當中,還是比較愉快的。

當然,也是因為李謙沒有幹涉程凱歌的那個單元。

對於李謙的說法,程凱歌還是比較贊同的,作為曾經的大師級人物,對電影的研究絕對不像那些諷刺他的人那麽不堪。

作為藝術家,程凱歌一張口就是引經據典。

“勞拉穆爾維在《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裏就有關於女性角色的論述,女性通常是作為形象被看的,而男性是看的承擔者。

女性角色通常是一個欲望的載體,這樣的表達方式,能在釋放自己的男性霸氣的同時吸引男性女性觀眾的眼球,最後達到一種利益的趨同化……”

李謙無語了,我特麽談市場,你在這扯淡。

不過,也不好打斷人家裝逼。

他以前的電影,確實是這樣,女性角色在他的電影中始終以一種悲劇形象穿插於電影情節中,即便是《妖貓傳》裏非常出彩的貴妃,也從來不是主題,因而不作為鏡頭的主導,是鏡頭裏在場的缺席者。

說完以前,當然又說現在了,程凱歌又舉了一些如今影視作品裏女性角色開始占據主導、作為主題,不再是某種東西的載體的情況。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和不同之處,不僅僅取決於消費能力的變化,也在於思想上的變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必然會有著一些更適合女性觀眾的影視劇,不論是娛樂性質的電影,還是現實類的電影,都會越來越多,這是不可忽視的。

最近我看了一些國外的報道,關於女性的,7年前全球代Y業總產值就已達到60億美元,光一個印度就有超過三千家診所專門從事這個行業,還為此衍生出了一個醫療旅遊的新興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