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女兒》28 電影上映

征文比賽在文工團引起了很大反響, 因為,在文工團經費緊張到連工資都想克扣的情況下,這個比賽居然有獎金!

金錢是第一生產力, 這句話放在哪個時代都適用,更何況大家確實對這部舞劇有很多感想, 早寫晚寫都是寫, 一時間, 大家除了排練時間, 幾乎人手拿著紙筆,一臉沉思,絞盡腦汁地想寫出一篇好文章來。

沈嬌寧在訓練之余, 也繼續寫影評。

她之前是從主演和舞劇編導的角度寫的,現在準備從普通觀影者角度,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寫, 也不交給團裏, 到時候她自己用假名投到報刊。

文工團的征文活動,熱熱鬧鬧地開展了整整一個半月, 夏天他們的演出少,中午休息和晚功結束後都能寫, 最後收到了上百篇的影評,團裏的老師們一篇篇看過去,花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到八月初, 選出了一到三等獎各一名, 優秀獎十名。

沈嬌寧那篇從舞劇和電影參與人角度寫的文章,獲得了一等獎,劉思美拿了一個三等獎, 芭蕾組得獎的還有賀平惠,是優秀獎。

頒獎典禮照常是在小禮堂舉行,主席給他們每個人頒發了獎狀和獎金。

大家充滿期待地上去領獎,結果發到手的是,一等獎一塊錢,二等獎五毛,三等獎三毛,優秀獎則只有一毛……

大家領完獎下來,賀平惠瞪著眼睛,把一毛錢的硬幣舉到眼前:“就這?就這?”

劉思美表情也沒好到哪裏去,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麽,她領到了三毛,主席給她時還數了數。

沈嬌寧拿著一塊錢,安慰道:“我這能買不少糖,買回來給大家一起分。”

賀平惠和劉思美幹脆把自己的獎金也交給了她,讓她幫忙一起買糖。

台上主席還在講話:“沒有得獎的人也不要氣餒,我們發現優秀的影評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只能從中選取了幾篇評獎,其他人可以自己去投報刊發表,一旦刊登,團裏全部按優秀獎的規模給予獎勵。”

意思是,要是發表了,團裏可以給你一毛錢的獎勵……

不過雖然獎勵少得還不如沒有,依然有很多沒有得獎的人準備到時候自己去投報刊,寫都寫完了,萬一能被發表出來,那多光榮啊,等回去又可以跟家裏親戚好好吹噓一番。

文工團熱情似火搞影評的時候,並不知道八一廠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要求他們盡快上映《女兒》,據說京市那邊的領導都關注著這部影片。

八一廠內幾乎一切工作都給制作《女兒》讓位,加班加點地洗片子、剪輯,不知道熬了多少個通宵,終於提前制作完成,趕在八月初就把樣片寄去了京市。

審核通過後,全國各個省份都向八一廠買了一份拷貝,到八月中,就在各省會正式上映了。

綿安市文工團得到影片上映的消息,他們雖然還看不到,但是可以先把影評寄出去了。

主席聽了沈嬌寧的意見,沒有把所有影評都寄去同一個報刊,各個省的報刊都寄了一些,沈嬌寧那份寄去了京市。他讓其他準備自己投稿的人也別一溜煙都往省會寄,都分散開,最好達到遍地開花的效果。

沈嬌寧自己也去郵局,把另外幾份影評,每份都用不同的名字寄了出去。

她想到自己兩個月多前給金先生寄的感謝信,一直沒有回信,不過本來就是表達感謝,回不回都正常。

她其實很想第一時間看看《女兒》在熒幕上是什麽效果,但還不知道要什麽時候才能在綿安上映,可能還不如等她進部隊了,直接在省會看來得快。

沈嬌寧還沒等到綿安上映電影,就先看到了報紙上刊登的《女兒》影評。

最先看到的是省會日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了這一部電影,配了她的巨幅電影海報。這篇報道不是文工團寄過去的那一些,而是報社的專業記者寫的,整整占據了一整個版面。

過了幾天,又陸陸續續看到好些報紙上刊登了關於這部電影的報道,有些是他們寄過去的,有些是新聞記者寫的,還有電影專家的評論……

一時間,哪怕這部電影根本還沒來得及進入各個小城市,但已經沒有人不知道這部電影了,都等著它能到自己的城市上映。沈嬌寧的名字和長相,已經隨著一張張報紙,進入千萬人家。

她自己寫的那一篇心得也發表了,竟然是在全國日報的副刊。全國日報,那可是每天報道國家大事的報紙!

先是日報主編寫的一篇評論,說領導們觀看了這部電影,非常滿意,鼓勵大眾創造出更多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肯定了婦女們對社會的傑出貢獻……最後在下面附上了沈嬌寧那篇創作心得,還有她的一張小照片,底下配的字是:青年舞蹈藝術家沈嬌寧。

當天的全國日報在綿安遭到瘋搶,主要是文工團的人搶,他們每個人買了好幾份保存。這是京市領導們的肯定!和一般記者、電影人的誇獎都不一樣,連領導都肯定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