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2頁)

“自然不止如此。”劉協道:“袁紹這人,心比天高,膽子卻如老鼠。否則怎麽當初董卓初入洛陽時,袁紹手中有兵,卻不敢擊敵疲敝之時?又怎麽會掛印而去?說到底,沒出息。等他帳中謀士舉薦聯盟之時,推出公孫瓚來。要公孫瓚同意與袁紹結盟,共同攻打韓馥。若沒有公孫瓚襄助,袁紹怎麽真敢對韓馥動手?放心,只要公孫瓚照著朕這計劃行事,仗打贏了,他自然也能分一塊地盤,總好過現在不管怎麽打,都是給別人賣命。”他幾乎是公然在鼓動將領自立為諸侯了。

盧植將小皇帝的整樁計劃在心中復盤了一遍,不禁悚然而驚,只覺得每根毛孔都散著寒意。小皇帝對於袁紹、韓馥、公孫瓚等人的心思,洞若觀火;推演千裏之外的情形,卻仿佛把玩棋盤上的卒子一般簡單從容。

他望著身前兩步之遙的小皇帝,年方十二歲的劉協,身量容貌甚至還介於孩童與少年之間,臨風立於水榭之上,一襲黑袍卻比夜色更濃重。

“朕想了著許多。可沒有老師的這封信,”劉協回首,沖他微微一笑,“卻都是徒勞。”

本該是表達學生對老師信賴孺慕的一句話,盧植竟然聽出了一種上位者對自己的嘉許肯定之意。

而且竟然絲毫沒有違和感。

“信中可要提及陛下?”盧植問道。

劉協仿佛是被逗笑了,道:“就算老師提及了,公孫瓚如何能信?”

誰又能相信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有這份心勁?

“這……臣豈敢貪天之功。”盧植不知不覺中,對小皇帝竟生出了一絲敬畏之心。

劉協斂了笑意,淡聲道:“你盡管貪。來日天下都是朕的,朕又豈會計較這些微末之事?若來日萬民不肯歸附,朕自有去處,更不會計較這些。”

失權的皇帝,下場多是只有一死。

“臣這就回府寫信。”盧植朗聲道,望著小皇帝,有些出神。

劉協注意到了他的神色,眉毛一揚,側目看來,“如何?”

盧植回過神來,掩飾得一低頭,道:“那臣這便退下了。”

劉協隨手拎起一盞燈,遞給盧植,笑道:“回去給家中小孩子拿著玩吧。”

卻是一盞紅紙紮的兔子燈,玲瓏可愛。

盧植接過皇帝所賜的明燈,往來路走去,見這盞燈不斷照亮前路,破開黑夜,心中感嘆,陛下以稚齡能有此等心計謀思,大約真是大漢氣數未盡。

見盧植離開,曹昂便上前來,看著皇帝神色,落後半步,低聲道:“陛下都安排妥當了?”

劉協不答,又撿了一枚威武的老虎燈,遞給曹昂,笑道:“這燈配你,便給你了。”

曹昂接過燈來,無奈一笑,便不再多問。

劉協望著靜靜的流水,只見水面上倒映著各式花燈的光影,又玄妙又精彩。

他在權力場上久了,一刻都不能停歇,此刻望著燈光水影,難得有些發呆,另有一種心靈上的寧靜之感。

在他身後,趙泰與淳於陽嚷嚷著,好像在爭一盞花燈;而馮玉在輕聲笑著調解。

就連他們吵鬧玩笑的聲音,都是寧靜的。

忽然,劉協指著水中一處小漩渦,道:“你看那像什麽?”

曹昂探頭一看,道:“臣看像一朵水青色的蓮花。”

劉協笑道:“你倒雅致,朕看倒像乞丐討飯的碗。”

話音未落,他臉上的笑意便消去了。

一瞬間,民生疾苦,天下萬事,重又回到了他胸中,叫他再也無法享受這寧靜。

“回吧。”劉協起身,擺駕回宮。

長安城中相對舒展自在的生活,不過忽忽一二載,很快,董卓即將率兵趕來長安的消息,便傳遍了皇宮內外。

戰事僵持不下,討伐董卓的聯軍四分五裂,董卓終於有了機會,撤回長安城中,享受他頂級權臣的肆意生活。

皇宮裏每個人的心情都壓抑起來。

隨著董卓歸來的日期臨近,宮人們露出笑容的時候越來越少。

唯有小皇帝還是一如從前,讀書騎射,抱狗出遊。

誰都別想從他那平靜的面色中,窺探到他的情緒。

初平二年四月,司徒王允率領三公九卿,遠赴郊外相迎。

載著董卓的馬車轆轆而至。

文武百官參拜,齊齊迎接車駕。

只看陣仗,說董卓才是皇帝,恐怕也沒有人會反駁。

有忠心的臣子雖然彎腰參拜,心中卻為大漢天子擔憂:董卓一來,小皇帝水深火熱的日子也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