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2頁)

陵寢中的珍寶分給百官將領,真論起價值來,每個人分到的並不多,但象征意義是重大的。

如種輯、荀攸等侍奉過先帝的臣子,此後將所賜奉於族中祠堂之中,珍而重之,見而泣之。就是呂布這等只看重實際利益的人,也從中看出小皇帝是個知恩圖報之人,待來日皇帝親政之後,有好處也絕不會忘了幫過他的人。

這些是此時的王允所想不到的,他聽了小皇帝的話,也覺不好再驚動漢室陵寢,便同意了這分配方案。

劉協便又把話題轉了回去,道:“李肅去召見牛輔,已走了幾日?”

“前日出發的。”王允打起精神,以為小皇帝到底還是要爭論下去。

“兩日……”劉協微微仰臉,想了一想,嘆道:“追不上了。”便不再提這話,又與王允寒暄了幾句,叮囑他為國事勞心也要注意身體雲雲,便起身走向廳堂。

廳堂之中,長公主劉清正與呂布“相談甚歡”。

一見皇帝與王允出來,呂布幾乎是從坐上彈跳起來,一個健步走到皇帝身邊,逃離了方才那場結束無望的“聊天”。

劉協笑道:“皇姐,還不快謝過子師?”

劉清一愣,看著皇帝的笑臉,反應過來,驚喜道:“司徒大人答應放過蔡邕大人了?”

王允呆著臉,道:“如今形勢,暫且免除蔡邕死罪,只叫他閉門讀書。待車駕東歸,再定罪不遲。”

劉清哪裏知道王允打著日後再殺的念頭,只當這便是赦免了蔡邕,喜笑道:“原來司徒大人到底還是通情達理的,只是需皇帝跟你說才行,本公主說話是不作數的。如此,我回去也好跟蔡先生交待了。”

呂布在旁,關心的卻是對陜縣、函谷關涼州軍如何安置的事,便對皇帝笑道:“陛下與司徒大人說了這麽久的話,就只說了蔡邕一樁事麽?”

他這話一問,王允立刻就意識到了什麽。

畢竟論起搞秘密聯盟,誰能比得過王允呢?

王允盯了呂布一眼,便覺是呂布唆使皇帝來說涼州軍之事,對呂布越發不喜,只壓在心裏,沒有當面表露。

劉協明知呂布所問,此時卻並非攤開說的地方,便只笑著將分珍寶一節講了。呂布自然是欣喜贊同的。這喜色落在王允眼中,又叫他對呂布更多了幾分成見。

一時劉協帶著劉清與呂布辭別司徒府。

王允送到大門外,侍奉皇帝上車。

劉協站在馬車上,握著王允的手,低頭看著他,道:“子師可曾聽說過兔子搏鷹?”

王允一愣。

劉協低聲道:“比起老鷹來,那兔子又笨拙又弱小,到了開闊之地,給追上了只有死路一條。當此之時,兔子就會翻過身來,以全身之力,一腳蹬出。給它蹬準了,老鷹也有死了的。”他輕輕拍了拍王允的手,眯眼笑道:“子師威猛好比老鷹,牛輔等人孱弱好似兔子。老鷹可要小心兔子呐。”

王允仰頭望著小皇帝,眼見無限天光都落在他身上,一瞬間竟有個荒唐至極的念頭——只覺得自己才是那只被老鷹攫住的兔子,哪怕自己還能聚起一蹬之力,那攫住他的老鷹卻早已算準了他蹬出的時機。

而另一邊,蔡琰焦灼不安在長樂宮中等著消息。她得知父親蔡邕出事後,四處請求父親曾經的同僚舊友,只是誰都不能叫王允更改決定。蔡琰實在沒有辦法,只能試試看,來向長公主劉清求情。自得知長公主伴駕前往司徒府之後,蔡琰這半日滴水未進,一顆心始終懸著。

“殿下回來了!”

蔡琰心中一揪,忙起身相迎,一眼望見劉清臉上大大的笑容,便知是好消息,渾身一松,與劉清雙手交握,顫聲道:“我去接父親出來。”

而獄中的蔡邕這幾日,得知外面消息,恐怕自己死罪難免,正泣血修書,寫給王允,請求他留下自己的性命,哪怕給他額上刺字、截斷雙足,也請給他一個修著史書的機會。

獄卒見他邊寫邊泣,也心中惻隱,敬佩他學識,給他添了一盞油燈。

便在此時,忽然另有典獄長前來,開了牢門,笑道:“蔡大人高樂!朝廷免了你的罪過!”

蔡邕一愣,看向典獄長身旁的女兒蔡琰。

蔡琰沖上來,見他身著囚服、形容憔悴,心中一酸,忙捧上新衣,悲喜交加,流淚道:“求了許多人,都不管用,最後是陛下與長公主殿下親自去見王允……”

蔡邕手中筆跌落在地,仍盤腿坐著,頓了頓,反應過來,撿起方才寫的信往油燈上燒去。望著那藍汪汪的火苗,蔡邕忽然想起那夜地動,他奉召入宮,見小皇帝坐在未央殿前大床之上,仰頭望星。

彼時小皇帝嘆息之聲,猶在耳畔。

“來日方長,朕總有謝先生義舉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