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2頁)

至多不過三五年,皇帝總是要大婚的,以伏壽的年紀卻也等得起。

陽安大長公主盤算著,到時候看皇帝的意思,以伏壽庶女出身,未必還能保得住皇後之位,然而總要在妃位之上。可惜了伏壽主持中饋之能。想到這裏,陽安大長公主又有些為伏壽可惜,若不能使伏壽入宮為後,倒不如為她另擇高門良婿——這當然是為了伏壽的幸福著想。若為了自家前程,總還是要伏壽入宮的。

伏壽聽聞母親入宮,忙也來相奉。她隱約知曉母親是為何而來,明亮的眼睛裏極力隱藏著羞澀之意。

陽安大長公主撫摸著女孩光滑烏黑的發,柔聲道:“好孩子,在長樂宮跟著你姐姐,每日安心上課,這都是陛下安排下的先生,都是最好的。”

伏壽面上做燒,輕聲應下。

“好孩子,你只管安心住下去。你們年歲都還小,日子還長。”陽安大長公主又勉勵她幾句,便離宮回府,斜靠在榻上,揉著發痛的頭,等丈夫伏完自軍中回來後,與他商討今日所知之事。

伏壽送走了母親,心中有些不安悵惘,卻見長公主重展歡顏要帶她們去濯龍園侍弄野菜。她安靜得跟在長公主劉清身後,始終沒有問那日的點心,是否討得陛下喜歡。她是極有分寸的——長公主既然沒有提起,她便絕不會主動問及。

伏完如今領一萬人馬,忙到半夜才回府,因最近朝廷——主要是皇帝的意思,要改軍制,將原本的部、曲、屯都改了,暫且定為軍和營,人數卻也還未有定數,底下則改為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等等,便於屯田管理。

他見陽安大長公主房中還亮著燈,換了衣裳便進屋探看,道:“怎麽這麽晚還沒歇下?”

陽安大長公主仍是斜躺著,道:“下午頭痛睡了會兒,這才好些了。”她與伏完育有三子,雖另有庶出子女,卻也算得半生恩愛夫妻。她便叫底下人都出去,與伏完說了長樂宮中所聞之事,又道,“哎,若照劉清所說,這羽林中郎將原是給咱們大兒的……””

伏完一面聽著一面已是坐下來,思索道:“男兒自取掙功名,他真有本事,就算失了這次的羽林中郎將,來日也能賺回個將軍來。”又道“難怪陛下又召回了王斌,聽朝中的意思,似乎是要王斌做執金吾。”

王斌乃是當今皇帝的親舅舅,當初被何皇後殺死的王美人的親哥哥。往上數,那王美人與王斌的祖父曾為五官中郎將,當今皇帝繼位後,追封生母為皇太後,又封舅舅王斌為都亭侯,不過一直未曾往要職上安放。

陽安大長公主悚然一驚,坐起身來,道:“那王斌可有女兒?”

伏完皺眉想著,搖頭道:“這我如何得知?”

陽安大長公主反應過來,笑道:“是我糊塗了,倒來問你。改日我做一場宴會,也請一請王斌的夫人。”

伏完點頭,起身道:“你既然身體不適,那我便去書房,免得擾了你歇息,明日又頭痛。”他離開前撫著妻子的肩,又安慰了幾句。

陽安大長公主只作困倦狀,望著他離去的身影,心知他未必是回了書房,卻也並不拆穿。她緩緩搖著精美的絹扇,驅散心頭的躁意,男人都是如此,否則伏壽是怎麽來的?也就是皇帝年紀小,翌日長成了人,既為帝王,三宮六院,豈還會有推拒之理?興許是伏壽生得太過端方了,若是小皇帝見了那董家女兒,也許就開了竅……她慢慢闔上了眼睛,漸漸鼻息均勻,已是睡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