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2頁)

其中便有諸葛一族。居於徐州瑯琊陽縣的這一支,原是西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人,後人中有諸葛珪與諸葛玄這對兄弟,出仕為官。兄長諸葛珪曾為兗州泰山郡丞,可惜前兩年病亡,弟弟諸葛玄原是在荊州劉表處做事,聞訊來奔,照料兄長後事與留下的年幼子女。

諸葛珪前頭的妻子早亡,只留下一子諸葛瑾,如今年已二十能奉養繼母。後妻所出的孩子卻還年幼,兒子裏諸葛亮只十三歲,諸葛均就更小了,更不必提還有幾個未出嫁的女兒。

諸葛玄來到徐州,為兄長料理後事,照拂子女,原待守孝期過了,再做定奪,誰知道正遇上曹操與陶謙之爭。

眼見徐州生靈塗炭,陽縣許多人家都背棄了祖墳,攜帶老弱,流亡逃生,諸葛玄便下了決心,喚了大侄子諸葛瑾來,同去見寡嫂,道:“徐州形勢如此,想必一時難了。孩子們還小,受不得這等兵亂。我所供事的荊州,州牧大人乃敦厚長者,重禮修學、保境安民,可避戰亂。我意將幾個侄子侄女接去撫育,來請嫂嫂同行。”

章氏流淚道:“孩子們托付給小叔,我再沒有什麽不放心的。只是你哥哥葬在此地,我怎能棄他而去,叫他獨自留在此處。只求小叔成全我這片心,叫我留在老宅為你哥哥守墓。”

諸葛瑾忙道:“守墓原是兒子應盡的孝道。弟弟妹妹們都小,還需母親照料。請母親與叔父同去,此間便交給兒子。”又連連再勸。

諸葛玄也一力相邀。

章氏仍是流淚,只不再說話,想來是默許了兩人的提議。

十三歲的諸葛亮坐在破舊的馬車上,牽著弟弟諸葛均發顫的手,目光掠過母親緊皺的眉頭,望向車窗外煙塵滾滾的土路。漫漫長路上,除了他們一族,再無行人,道旁的田地是荒蕪的黯淡黃色,不時有幾具沒來得及收斂的屍體趴在路旁闖入眼簾——也許是已經無人來收斂了。出行二十裏,不聞一聲狗吠雞鳴。

而從前他長大的瑯琊陽縣,原是個寧靜富足的地方。聽說那曹操尚不滿足,又將二次來襲。

諸葛亮咬緊了牙關,對那素未謀面的曹操生出一股真切的憎惡與痛恨。

災年兵亂,陽縣都撐過來了。

只是從未曾有人像曹操這般殘暴,屠一座無害的小城。

諸葛亮探出頭去,在馬蹄車輪揚起的滾滾煙塵中,眯起眼睛望向那座越退越小的城池,那將是他再回不去的家鄉。

對於徐州士人的離去,曹操此時顧不上在意,甚至他親自下令,為了這場征戰,已殺盡名士邊讓全家。邊讓乃是與孔融齊名的名士,見天下大亂,棄了揚州太守的大官不做,回到家鄉兗州陳留郡做寓公,卻不改針砭時事的性情。他本就是自視甚高,不太看得上陳宮迎回來的這位宦官之後,又見曹操屠城殘暴,自然沒有好話。消息傳到曹操耳中,他正是滿腔血淚、一心復仇,便打定主意要拿邊讓立威,便叫陳留郡的官吏將邊讓捉拿,斬殺其全家。曹操並不覺得這是大事兒,殺一家人立一州之威,很是值得。

得知曹操要二次來犯郯縣,劉備按照陶謙所請,在小沛領軍候敵。陶謙又給了劉備四千人馬,表奏他為豫州刺史。誰知道曹操用兵,出人意料,他根本沒走小沛,而是經泰山突東海,繞開敵軍重兵,二打郯縣。等劉備接到消息,匆匆趕回來,急行軍後疲憊的士兵對上曹操兩翼夾擊,立時潰不成兵。等陶謙反應過來時,曹操已再下五城!

眼見徐州已是曹操囊中之物,陶謙心灰意冷思忖著要不要逃往家鄉。

便在此時,曹操營中卻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曹仁闖入議事帳內,臉色極為難看。

曹操見狀,便知有異,跟隨他到側帳中,卻見是兗州來了信使。

那信使奉上荀彧親筆信,道:“兗州亂起,張邈、陳宮為首,引呂布入城,一時數郡皆叛,只鄄城、範城、東阿三縣尚存。”

曹操接信的手一顫,因為即將占據徐州而鼓噪的熱血刹那間涼透。

張邈待他如兄弟,陳宮推他為州牧,兩人為何要背叛他?

呂布飛將之名早已傳開,天下之大,為何偏要來兗州蹚這渾水?

還不等曹操理順思緒,就聽帳外喧鬧,竟是長安朝廷派來了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