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2/2頁)

此刻聽了荀攸的分析,在場的眾人都沉默了,連站在角落裏審視荀攸的張肅也不能反駁。

良久,譙周起身道:“既然如此,益州便托賴公達(荀攸字)周全了。”

張松等人,也都齊齊向荀攸作揖。

荀攸起身還禮,目光掠過長身作揖的眾人,望向窗外暖風中的南國夜景,不期然想起多年前長安的那一夜。

那一夜,少年帝王曾聽他一吐胸中錦繡,而這一夜,那些話語落在實地中,結出了遲來卻豐盈的果。

荀攸兩日不曾歇息的幹澀雙目輕輕眨動,端凝的臉上緩緩露出笑意來。

長安城。

未央殿中,曹昂看過皇帝遞來的奏章,感慨道:“果然如陛下所言,益州士族已成勢力,卻還不夠強大,乃其可哀之處。”

益州士族中沒有人能站出來,糾集士族的力量,或如陳宮迎曹操,或如韓馥讓位於袁紹,守牢本地的利益,究其根本,是因為益州士族自知力量不濟,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利,反倒要招來滅門之災。因此在荀攸的操縱下,益州士族最終擔下了殺害劉範、劉誕的罪名,沒有與東州兵媾|和,而是去冠請罪,又迎蘇危十八萬大軍入境。

蘇危入境後,先平定趙韙之亂。趙韙本是奉劉璋的命令去平叛的,誰知道風雲變幻,益州亂起,劉璋被殺,他便也聚眾反了。此時朝廷大軍一來,稍加交手,趙韙便潰不成兵。很快,趙韙被部下龐樂、李異割了腦袋,做成了向朝廷請降的禮物。

益州亂局,至此平定。

蘇危按照朝廷的指令,遷徙益州士族,部分入南陽,部分入三輔之地,又有恩旨,凡七十歲以上的本地士族,可自行選擇是否遷居,選擇不遷居者可從子女中選一戶同留益州。凡遷居者,免賦稅五年。如此,益州遷出三萬戶。大軍中有意留在益州的漢人士卒,自行申報,得數兩萬,各得田地;另配一萬新降的涼州羌人士卒,也編入益州屯田營中。

劉協擱下荀攸寫來的詳細匯報文書,一擡頭就見曹昂捏著一份奏章面色古怪。

“寫了什麽?”劉協一面說著,一面伸手抽走了他手中的那份奏章,看時卻是壽春袁術處送來的,“瞧瞧,新皇帝給朕發來了國書。”

袁術此前僭越自立,建號仲氏,在南陽被痛揍一頓之後,逃到了壽春龜縮起來。如今,他北面是宛如仇人的兄弟袁術,東邊是表面關系還過得去的呂布,南邊是借刀殺了人家父親的孫策,西邊是朝廷——誰都不會對他伸出援手。

劉協打開袁術寫來的奏章,一看之下,便明白曹昂為何面色古怪了。

袁術竟是要獻女求和,他說自己有個國色天香的女兒,願意送來長安服侍皇帝,以為秦晉之好。

秦與晉,那可是兩國。

曹昂覷著皇帝面色,忍笑問道:“陛下看來,這袁術是要求和,還是求戰?”

劉協牙疼似得咧著嘴看完袁術寫來的文書,無奈搖頭,笑道:“袁氏四世三公,袁術雖然驕奢淫逸,但身邊還是有能人的。這必然是身邊謀士給他出的主意,論起來他上書的時機是極好的。朝廷剛平定了涼州與益州,正是要士兵稍作休息之時。而他作為公然反叛的人物,此時上述求和,做第一個主動投降的人,朕為了給天下做個表率,至少要留他一條性命,說不得還要給他封個爵位。可惜……”他目光落在“秦晉之好”這四個字上,輕嘆道:“袁術還是太傲氣了。”

哪怕死,也不肯低一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