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第2/2頁)

甘寧倒是沒多想。

席間劉協望著甘寧,問道:“你幼時生於何方?可還記得父母?怎麽做了渠帥?”

甘寧有些摸不著頭腦,原本以為皇帝要問劉琮之事,沒想到卻是問他的生平,此時如實答來,道:“臣原是巴郡臨江人,七歲上頭父母都病死了,就跟著同鄉的哥哥們出來混飯吃。一來二去,就在江上發了財,後來就到了永寧郡,有一幫弟兄們,大概是覺得我這人講義氣,所以都認我做哥哥,平時稱呼我一聲‘渠帥’。”

“那怎麽後來又做了官?”劉協仔細聽著,又問道。

甘寧嘿嘿一笑,道:“那不是也年紀大了,懂事兒了嗎?總在江上混,也不像樣子。那會兒益州劉璋還沒死,聽說我在永寧郡有些勢力,就想招攬我給他賣命。那會兒荊州也有人拉攏我。我原本只在江上做‘生意’,對當官這些事兒不了解,但總也知道得先讀幾本書,才知道正經道理,才好選到底是跟著劉璋還是劉表。後來機緣巧合,弟兄們傷了玉兄的人,我過去一看,見玉兄帶了許多書箱,我那會兒正好缺個教書先生,就把人給救了……兜兜轉轉,就跟了陛下您了。這也真是巧了。”

他說得好玩,劉協也不禁一笑。

甘寧迎著皇帝審視的目光,摸了摸自己的臉,笑問道:“陛下怎麽這樣看臣?倒像是要從臣臉上認出什麽人來似的——臣父母死得早,家中就我一個孩子,沒什麽兄弟姐妹。臣那父母看著也不像是有權有勢人家流落出來的。”

劉協收了收目光,聽他說得坦然,也知道是自己想多了。只是因為他從系統中得知韓信也在這個世界,而又那麽巧,甘寧隨後就帶兵來救駕,那一瞬間,兩個人的身影在他腦海中重疊了。

但果真如系統中李婧所說,就算韓信投生的人,此刻就站在他的對面,那人也不知道,他也認不出。

劉協出神一瞬,嘆了一聲,溫聲道:“你不要多想。朕只是留你用膳,謝你這一場辛苦。”他根據李婧的情況猜想,這人就算換了一副皮囊,那脾氣卻是不會變的。這甘寧雖然出身草莽,也能用兵,講義氣,但是他有一種在江湖中打混出來的聰明。他的言行舉止,看此莽撞,但其實很有分寸,叫人包容他的野性,更不會責怪他。這跟那個看不清形勢、幾句話就能把人氣個半死的韓信可是太不一樣了。

甘寧原本以為皇帝留他是要問劉琮的事情,但此時皇帝只是談家常,不提劉琮,那他也就不好提起劉琮之事——畢竟這可是攔截皇帝車駕的大事,裏面的水渾著呢。他自己弄不清楚,身邊又沒有馮玉提點,便不肯主動犯險,只順著皇帝的話聊了些自己的小事兒。

劉協見他如此,既覺釋然又有些惆悵,酒足飯飽之後,便令人送他下去了。

不等他有時間感慨,淳於陽從外面進來,道:“陛下,那蔡瑁來了。”

“哦?”劉協看一眼天色,已經擦黑,不過片刻行宮也要落鎖了,“他來做什麽?”

淳於陽道:“他說是要請罪。咱們的兵馬已經捉住了劉琮。他肯定也得到消息了。”

“這是要來跟劉琮劃清界限的?”劉協深信此次的事情是由蔡瑁縱容的,“消息是誰泄露的?玉奴那邊查清楚了嗎?司馬徽在其中又是什麽角色?”

淳於陽道:“玉奴那邊的消息,臣還不清楚。只從臣這邊查探的情況看來,似乎是臣這邊派人先往南城郊踩點的時候,給蔡瑁或是張允手底下的人看出了端倪。這司馬徽不知從何人那裏得到的消息,所以一早就請了在南城郊的友人都到家中來。但是司馬徽與布兵一時無關。”他頓了頓,又道:“襄陽城這地界,到處都是蔡氏的眼線,陛下在這裏……總歸是危險的。”

劉協淡聲道:“危險嗎?那蔡瑁不也是要來請罪嗎?”

淳於陽看向上首。

皇帝臉上有種生死置之度外的沉靜,“叫他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