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第4/4頁)

劉協等到今日,才等到合適的機會,那就是借著吳地剿匪後安置遷出民眾的機會,嘗試性得推廣較溫和的土地改革政策。

皇帝在這方面的計劃,周瑜是全然不知道的,馮玉隱約猜到了幾分。最了解的人當屬曹昂,只是他現下不在這湖心亭中,正在外面與張昭等人忙著切實安置遷出的山越民眾等事務。

劉協悠悠道:“田地這東西,多少是有數的。就算是朕,也不能憑空變出來。要給遷出的山越民眾分田地,必然是有人的田地要少去。”

馮玉雖然隱然有猜想了,但聽皇帝點破,還是有些心驚。

周瑜一時也沒有說話。

馮玉與周瑜都是飽讀史書的,歷來動大地主的勢力,就算是皇帝也不會有好下場。

“朕只說了一句話,怎麽兩位都督都白了面孔?”劉協微笑道:“別害怕,朕不過是講述了一個事實。”

馮玉笑道:“的確如陛下所言,這田地是不能憑空變出來的。若是不給這些山越之民分田地,他們轉瞬就又要作亂。給他們田地,也是充實朝廷府庫。”他頓了頓,拿捏著問道:“陛下這想法,子脩可清楚?”在馮玉想來,曹昂素來穩妥,這事關系重大,皇帝又頗為銳意進取,倒是有曹昂在裏面攔一攔,出來的政策會更溫和些。

“他自然是清楚。”劉協笑睨了馮玉一樣,很明白他在擔心什麽,又道:“盡收山越之民後,吳地如今約估著有五十萬戶、兩百多萬人,然而其中富者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看似剿匪後平定了,其實真正的兇險還藏著呢。”

馮玉與周瑜都承認皇帝說的是事實。

劉協又道:“朕近日來跟子脩商討戶調之事,不能所有的民眾都按照一樣的標準來收戶調,應當將家資分作幾等。中等人家若是要交絹布兩匹、棉花兩斤,那富戶是不是該加倍,貧戶是不是該減半?以此類推,這田地也是一樣的。朕如今也只是一個粗疏的構想,應當按照民眾對大漢的貢獻,也分不同的等級,比如最高是朕,可以擁地若幹頃,其次為侯爵,又可以擁地若幹頃……直至於無官身者,最多擁地百頃。如此一來,吳地有不合標準者,當割讓超出的土地,這便解了當下的燃眉之急……”

馮玉垂眸,緩緩托起茶盞,借飲茶的動作等著周瑜的回應。

周瑜只聽皇帝的講述,便能想象屆時豪強大族哀鴻遍野的場景,因問道:“這‘若幹頃’,究竟是什麽數呢?”他同意了皇帝所指出的這個方向。

劉協含笑道:“這正是朕要與公瑾商議之處。”他也要試探這些豪強大族的底線,他們讓步到最後可以接受的數量,是一百頃,一千頃,還是一萬頃呢?

若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也就不要怪他鐵血無情動兵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