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第2/3頁)

那貓兒嗲嗲叫起來,要藏起肚子來。

劉協一笑,活了三輩子,倒是第一次摸一只貓兒,便道:“皇姐這貓兒養得好。”

劉清道:“既給了甄氏,這就是她的貓兒了。我如今只養孩子還沒空呢,哪兒還能養這些寶貝?”於是把那貓兒往地上一放,就見那貓兒一道煙似得跑了出去。

劉協望著那貓兒遠去的方向,微微有些愣神。在他剛回來那一夜,於長樂宮見到甄宓第一眼的時候,的確有些晃神,因甄宓與故人太過想象的面容。但方才聽了劉清的一席話,劉協已是清醒過來,容貌再像,這個甄宓沒有從前故人與他一同的經歷記憶,也只能是另一個人。這一點想通了,便不會因之而迷惑了。但是他也發自內心希望,這位與故人容貌相似的女子,能在這個時代,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這也正是他身為皇帝,一直在為天下萬民所努力的方向。

劉清笑道:“怎麽?也喜歡上貓兒了?”

劉協回過神來,苦笑道:“皇姐要養孩子不得空,朕可是要養天下人的,又哪裏還有心思再養一只貓?”

劉清嘆了一聲,道:“陛下明日還來長樂宮嗎?您來同我說說話,我就高興許多。”

劉協道:“明日怕是不成。朕明日定好了,要工官安排,去看髹飾器皿的工序過程。等過陣子皇姐能外出走動了,朕帶你一同去。”

劉清原本以為他有軍國大事絆住了,聞言一愣,笑道:“給器皿塗漆又有什麽好看的?”

“這就是皇姐不懂了,裏面的學問大著呢。”劉協徐徐道:“這樣一件漆器造出來,先得有素工做好木胎,再有髹工用漆塗抹底胎,還要有上工髹飾內外面,畫工描繪紋飾,由專人清理之後,還要有造工檢驗合格之後,這次會送到咱們手中來用。”他隨手撿起一旁案上的漆耳杯,遞給劉清去看。

卻見這平時不起眼的漆耳杯上,竟然用針刻了幾十個字的銘文,詳細記錄了這漆耳杯是何年由哪些不同工種的何人一同打造的。

劉清細細看了兩眼,道:“平時不留心,原來一杯一盞,背後都費了這麽多人的心力。”

“所以朕說,這些造物之事,沒有簡單的。”劉協起身道:“朕從前被國事壓著,難以分神在這些細務上面。其實細務也關系著國之根本。朕過幾日再來同皇姐說話。”

劉清不便留他,強硬著起身送到殿門口,望著皇帝遠去的身影,心中湧起暖意。她在宮中也已經多年了,但從前總覺得與皇帝隔了層什麽,日常相處之時到底是敬畏之心大過了骨肉親情,倒是這次闖了禍給皇帝包容下來之後,生出了幾分與親姐弟關系相稱的親近之情。

自聖駕從吳地回到長安之後,天下各地都警惕得注視著皇帝的動向。畢竟這是位十年平定天下的少年雄主,若是他鐵了心,要在全國推行吳地分田改制之事,那朝中必然是無人能夠阻攔的。等到指令下達到地方之後,可以預見的,會有一場巨大的動亂。所有的人都要為此做好準備。不只是地方上的豪強大族為此焦心,忙於聯合力量,探聽消息,就是皇帝的信臣如冀州牧曹操、兗州牧荀彧等人,也都有密信呈送長安,勸皇帝千萬要稍安勿躁,不可急切行事。

就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下,長安皇宮中有關於皇帝的動向,不斷傳出來,傳向全國各地。

“陛下回宮第二日,就要工官在倉池安裝了一個新水碓,用來搗草藥,不知道是用來作什麽……”

“陛下回宮第二日,還在盧公子陪同下視察了城郊一處造紙廠,據說造出來的紙與左伯紙一樣好……不過皇帝去造紙廠做什麽?”

“陛下回宮第四日,自己往宮中造物處,看了一整日髹飾工藝,還親自動手塗了一只貼金銀片的漆盒出來,聽說後來送給了曹子脩大人。不過皇帝怎麽突然對髹飾工藝感興趣了?咱們來年聖壽,要不要送髹飾的寶物入長安?”

在這些紛雜的信息中,天下各地的豪強大族乃至官員們,全都真實的迷惑了。

這個每天要麽命人造水碓搗草藥,要麽前往視察造紙技藝,要麽親手作漆器的皇帝,真的是那個一聲號令,屠盡吳地不配合豪強的鐵血皇帝嗎?是消息出了錯,還是皇帝在故意要他們松弛下來?對這位皇帝,再怎麽高估都不為過。如果說這十年來,天下的豪強大族與官員對皇帝有一點了解是確定的,那就是當今聖上是絕不做無用之事的皇帝。他不嗜酒,不好色,不沉迷於野獵,不耽溺於歌舞,不信奉神仙道,不聽信小人讒言,選賢任能、宵衣旰食,——總而言之,這是位幾百年難得一見的好皇帝。

但是當這位雄主把目光落在他們身上的時候,這些豪強大族就不由得要打寒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