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第2/2頁)

比如尚書令楊彪,比如冀州牧曹操,也比如接到曹昂信後緊急處理了族中田地的其它人……他們在大多數豪強大族還在觀望的時候,已經處理了手上的田地,換成了在隨後的改革中朝廷允許保留的金銀之物,他們最大程度保全了自己的利益,而且也因為放棄了田地,在隨後的分田改制中不會再受到沖擊——他們就會從原本最可能的政策反對者,變成皇帝新政的支持者。

但是像這樣的人物,終究是稀少的。楊彪乃是尚書令,曹操乃是天子第一信臣的父親,而其他接到消息的人,不管處在什麽位置上,能與曹昂有聯系,便都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貴族”。

劉協雖然一心想要連最窮苦的百姓都能吃飽穿暖、甚至讀書識字,但在實踐的過程中,卻還是不得不包容這個時代某些最頂級的“豪門”。當然與此同時,暗中的消息傳開之後,凡是願意就此割舍大量田地的豪強大族,便可以認為是自願追隨了中央,這也是他們的機緣。而在經過這一波之後,仍是不為所動,又或者觀望等機會的豪強大族,便已經眼睜睜看著這最後的機會溜走。

此時聽了皇帝的問話,曹昂擡眸道:“臣父很高興。”

“高興?”劉協難掩疑惑之色。

曹昂輕聲道:“其實臣的父親一直都希望自己能為陛下、為漢室做更多事情,只是從前伏於袁紹帳下,不好擅動。等到陛下駕臨官渡,轉瞬之間消滅了袁氏,臣父總覺得未能出盡全力。所以他其實也一直在等機會,向陛下盡忠……”

劉協恍然。其實曹操年輕的時候,還真是有點理想主義的,曾經想要刺殺宦官張讓,事情不成逃走之後,仗著父祖的關系才保住了性命。人的野心是一點一點起來的。現下他十年就收復了天下,曹操沒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就沒了後面那些想法,倒真是大漢能臣了。他有些感慨,亦輕聲嘆道:“朕從前倒是沒能體察子脩父親這番忠心……”

曹昂笑道:“要對陛下盡忠的臣子如此之多,陛下又何須格外留心其中一個?”

“子脩這話說的,”劉協笑道:“倒像是做過皇帝一樣。”很會站在皇帝的視角去看事情,想問題。

曹昂不接這話,說一個臣子像是做過皇帝,已經是有些不正經的玩笑了,又道:“不知道陛下是想先做哪一件事情——是先車駕東歸洛陽呢?還是先行分田改制?”

劉協明知他是不接自己的玩笑話,偏要笑道:“子脩這麽會體察朕心,不如來說一說,你若是朕,會先做哪一件事情?”他也想聽一聽從曹昂的視角來看,究竟怎麽做才是最妥當,也最徹底的。

曹昂一看皇帝面上的笑容,便知道這是皇帝的惡趣味犯了,躲是躲不過去的,無奈嘆了一聲,道:“如今戶調所收,比從前多了三成;吳地所出,又倍於冀州。前有尚書令散盡族中田地,後又有臣奉命泄露機密於諸君。天下機敏者,其實已能猜知陛下用意。既然如此,倒不如索性先行分田改制,待到塵埃落定,再車駕東歸,撫定天下,一切……都有一個新的開始。”

劉協仔細聽了,道:“子脩還是仁厚。”

曹昂便知皇帝行事與他相反,是要先歸於洛陽,再分田改制,不禁微微一愣。

劉協眯起雙眼,收了方才談笑之色,透出一絲危險寒意,道:“要什麽新的開始?分田改制,殺盡天下吸血蟲,自然就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微微側臉,看向曹昂,忽然一笑,露出一口白森森的牙齒,道:“你知道怎麽殺蟲子才最快嗎?自然是放一點溫暖的光出來,將他們攏作一團,這才好一把火燎死。”

曹昂明白過來,車駕東歸洛陽,就是皇帝放出的那一點麻痹人心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