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正文完(第4/4頁)

劉清想不明白這裏面的蹊蹺,但也清楚這事兒不合適拿出來討論,所以就算是對著密友蔡琰,劉清也沒有吐露過自己的懷疑。尋常男子見了美人,總是忍不住要上去逞能耐的。但難道皇帝見了美人,反而是避著走的?這又是何道理?

此時話已到了嘴邊,劉清看了蔡琰一眼,到底還是沒有把自己的猜測說出來,只是道:“二來,凡事有皇帝拿個主意,我也安心些。”她總覺得在甄氏的處理上,自己是不好擅專的,還是等皇帝發話更穩妥。

蔡琰不覺有異,笑道:“殿下這真是吃一塹長一智了。”

劉清又道:“方才伏壽見了姑母出來,我看她眼圈紅紅的,像是哭過了。”

兩人想起伏壽與陽安大長公主這對母女之間的牽絆,也覺得感慨萬千,一時都沉默了,只聽得窗外初夏的蟲鳴聲,一陣高過一陣,像是宣告著明朗的盛夏即將到來。

建安九年,四月二日,聖壽節。是日不只是洛陽城中,天下一十三州,凡是年過花甲的老人,都得分肉一方。

而這一日洛陽皇宮內,置辦了好大的宴席,遠道而來的各國使節,北自烏桓,南從林邑,都紛紛來祝賀。另有十三州的大臣都督,匯聚一堂,好不熱鬧。

皇帝雖然下令一切從簡,但眾人心意拳拳,或揮毫潑墨,或進呈妙方,總之是各顯神通,要博皇帝一笑。

又有袁熙出海歸來,大秦商人秦論遠道而來,講述故土風情,呈出異域寶物,引得眾人嘖嘖稱奇。

相信這一日,不只是宮中朝堂之上,便是天下萬民,也有許多是這二年分得了土地,真心實意希望這個令漢室再興的年輕皇帝,能在皇位上久一點,再久一點。

天下人大約都是這麽想的,只除了皇帝本人。

宴席散後,曹昂送皇帝回寢殿。

劉協飲了三杯酒,已是微醺,拉了曹昂的胳膊,不讓人走,笑稱要給曹昂寫一幅字,給他掛在家中,驅邪避災。

曹昂清楚皇帝此時將醉未醉,總要過得半個時辰才能醒過神來,因此也就守在一旁。

劉協斜倚在床頭,望著燭光下的曹昂,因為微醺,而感到陣陣欣然喜悅,大約是宴會上的熱鬧在心裏還沒散去,他笑道:“朕有一樣東西,要給子脩看。”

曹昂便順著問道:“是什麽物件?”

劉協在床頭匣中翻了翻,摸出一本冊子來,展開足有兩臂長寬,給曹昂看著道:“朕要修河道……”

曹昂微微一愣,勾頭看時,只見大漢輿圖之上,皇帝已經用朱筆勾連了數處原本已有的河道。

劉協忍住醉意與困意,只因為興奮勁還沒過,不肯就此睡去,揉了揉眼睛,道:“你瞧,在汴渠之上再修河道,引谷水、洛水至於黃河——再通過這裏,引黃河水直達淮河……自京口至於余杭,八百裏開廣渠……”

曹昂聽著皇帝醉囈般的聲音,低頭看著圖上的河道,心中震撼,若是按照皇帝所設計,那麽整個大漢經由河道,便能南北聯通,吳地的糧食貨物,一二日之間就能經由水路輸運至於洛陽。他難掩震撼,看向醉態朦朧的皇帝,心中感慨,不知皇帝胸中還有多少宏圖大略。以皇帝二十三歲的年紀,收復天下,又安定天下,使漢室神器幽而復顯,這是何等的天縱奇才。而他又何德何能,能以尋常資質,得其青眼,輔佐此等雄主。

“開運河,開書局……”劉協嘀咕著,緩緩垂下頭去,醉意上湧,已是有些困了,“興科舉,辟海道……太多了,太多事等著朕去做,幾十年哪裏夠用……”

曹昂聽他聲音減低,便俯身撿起一旁的毯子,想要給皇帝蓋上,免得他酒後受寒。

劉協忽然又睜開眼睛,像是恍惚不知是否身在夢中,直直盯著他看了一瞬,笑道:“在這皇位上困住幾十年,朕如何還能與子脩修神仙道?”這是當初長安東山道觀裏,君臣二人曾有過的玩笑話。

曹昂正不知如何作答,卻見皇帝又是一笑,道:“朕把這些交待給新君去做……”

曹昂失笑,忍不住道:“陛下如今還未大婚,哪裏來的新君?”

劉協笑道:“劉炎、曹燁、大姐、二姐……個個都是好苗子,哪個做不得新君?”又笑道:“咱們走了,交代給玉奴與孔明等人,也是一樣的。”

曹昂不知他是玩笑還是認真,不禁心中一顫,手中的毯子就滑落下去,軟軟蓋在了皇帝腰間。

劉協已是閉目歪頭,呼吸均勻睡去了——就仿佛此生為君十五載,在他不過一場酣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