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9章 不愧一品之名(第3/4頁)

等到鍋裏的雞湯即將燒開的時候,徐拙把食鹽放進去,緊接著倒入水澱粉。

水澱粉入鍋之後,不能攪動,得用勺背放在湯的表面,輕輕轉動。

這一步操作,在烹飪中叫揉。

用勺背部分,在湯汁的表面輕輕轉動,這樣能夠防止湯汁因為出現劇烈晃動而變渾濁。

用勺子開始揉的時候,另一只手也要配合著把火關小,不能讓鍋裏的湯汁沸騰,一旦沸騰湯汁也會變渾濁。

這樣做出來的澆汁,就不是透明的玻璃澆汁了。

不能攪鍋,不能煮沸,這是做玻璃澆汁的關鍵所在。

很快,在熱力的作用下,鍋裏的湯汁再次變得清澈透明起來,同時也變得粘稠了許多。

等到鍋裏的湯汁徹底變得透明,徐拙隨即把火關掉。

這澆汁的味道有著濃郁的雞湯鮮味,同時還有淡淡的蔥姜味兒,聞起來讓人很舒服。

澆汁做好之後,徐拙再次來到豆腐前。

他小心的把鋼圈去掉,一個外表酷似六寸小蛋糕的菜品,才算是正式映入了眼簾。

因豆腐中加了蛋清,所以側面呈現出很細膩的質感,而且還很光滑,看上去讓人覺得很舒服。

另外,豆腐那白皙的顏色,也讓這道菜看起來顯得華貴了許多。

配上表面的那朵牡丹花,更顯得氣質高雅。

怪不得那些廚師都喜歡琢磨這道菜呢,這賣相確實好,看起來就有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不像是做胡辣湯那樣,粘乎乎稠乎乎黑乎乎的,完全沒有任何美感可言。

不過這個時候,還不是這道菜最賞心悅目的時候,只有澆上澆汁,這道一品豆腐才算是真正做好。

顏值也算是到了巔峰狀態。

但是這會兒還不能往豆腐上澆汁,因為得先檢查一遍,看豆腐的表面,是否有塌陷或者不完美的地方。

特別是側面,假如有瑕疵的話,很影響菜品的顏值的。

所以要提前進行修補。

修補也很簡單,弄點濃稠一些的牛奶塗抹上去就行。

能不能把塌陷或者瑕疵的地方蓋上無所謂,只要能讓這個地方不出現黑點就行。

檢查一遍之後,徐拙把熬好的澆汁端過來,用勺子盛著,小心的澆在了豆腐上。

澆汁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澆太多,豆腐表面有薄薄的一層就行。

要是太多的話,會給人一種油膩的感覺,而且盤底也會出現澆汁,這樣就失去了菜品的那種美感。

最好的澆汁,就是在豆腐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漿液,而盤子的其他部位,還是幹幹凈凈的。

只有這樣,整道菜看起來才更加美。

這層透明的澆汁,不僅提升了整道菜顏值,而且還讓這道菜看上去明亮亮的。

根據小當家的設定,會發光的菜就是最好吃的菜。

雖然這道菜不是自己反光,而是反射的光芒,但味道和賣相也絕對不差。

做好這道菜之後,徐拙把盤子端在專用的托盤上,然後蓋上蓋子,端著去了樓上的包房。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而對於徐拙來說,做出來好菜品不趕緊在懂行的人面前展示出來,同樣也是錦衣夜行。

他來到樓上,推開老爺子他們所在的包廂門,頓時二十多雙眼睛就直勾勾的看了過來。

今天安排座位的時候,廖志恒把老爺子他們和店裏的那群同樣是國宴主廚出身的菜品顧問安排到了一個特大包房中。

這包房裏有一張能坐下二十六人的超大圓桌,正好能讓這群老人坐下來。

大家都是國宴主廚出身,雖然當年不屬於同一個系統,但多少都聽說過彼此。

比如老爺子當年在國宴後廚揍戴震霆,這事兒第一時間就在京城的同行中傳遍了,大家都對這事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年輕的覺得就該這樣,因為廚房論資排輩的作風實在是太嚴重了。

而年老的廚師,則覺得徐濟民這人不懂得尊重同行前輩,理應趕出廚房。

今天在座的,都是當年的年輕廚師,所以見到老爺子之後,都有種見到偶像的親切感。

老爺子離開京城之後便回到中原,跟圈子裏人不咋聯系。

倒是於培庸,因為常年混跡在圈子裏,跟這些廚師很熟悉。

徐拙端著一品豆腐進來的時候,大家正熱絡的回憶著過去京城的事兒。

過去的京城相對於現在來說,變化很大,所以大家有很多話題想聊,要不是徐拙進來,他們甚至都忘了今天是因為什麽才聚在一起的。

“小拙,怎麽你來送菜了?這是你做了什麽好吃的讓我們品嘗嗎?”

還是於培庸反應快,見到徐拙進來就笑著打招呼,這既讓大家終止了話題,同時也避免了徐拙張口不知道該先跟誰打招呼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