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異界(一二一)

龐小南湊近了問小田莉瑪道:“你是憑什麽確定那是滄龍的,我是說,有哪些證據表明那就是滄龍呢?有沒有可能是其他的變異物種。”

小田莉瑪雙手抱在胸前,看著顯微鏡下的生物樣本,右手托著下巴說:“變異的巨型蜥蜴確實可能達到那麽大的體積,但是這個環境不像是能引起變異的環境,我們都知道,生物變異最常見的是受到輻射,但是我們進入布洛斯圓盤以來,並沒有感受到這裏的環境有什麽異樣,我是說,我們只是受到了不同生物的攻擊,但是像暴風雨、火山噴發、旋渦等環境都沒有遇到。”

龐小南補充道:“有沒有可能是基因突變?”

“那也太巧合了。”小田莉瑪皺著眉頭,“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組DNA分子發生的突然的、可遺傳的變異現象,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發育的任何時期,突變是指生物體、病毒或染色體外DNA基因組核苷酸序列的改變。包括哪怕是只有一個堿基變化的堿基替換、DNA插入、DNA缺失或DNA重復引起的序列的改變。一些突變是可遺傳的,生殖細胞發生的突變可以遺傳給後代。發生在非生殖細胞即體細胞的突變,稱為體細胞突變,是非遺傳的突變。DNA復制過程出錯可以導致突變。誘變劑如化學和環境因子(紫外線等)也可以誘導生物體細胞突變……”

龐小南笑著插話道:“小田莉瑪教授,能不能請你說的簡單一些,你那些專有名詞太難懂了,在座的都是科學家,可我大學還沒畢業……”

跟科學家對話,沒點知識儲備還真是難堪,根本聊不下去。

“我是說,”小田莉瑪看向龐小南,“基因突變發生在一個生物身上還好理解,可是你看我們自從進入布洛斯圓盤以來,幾次攻擊我們的生物都是史前巨獸,這就太巧合了,不可能這裏所有的生物都變異了吧?”

龐小南點了點頭,“你說的有道理,那這個生物標本為什麽能確定那就是滄龍呢?”

“你在和它搏鬥的時候,我們都看到了那個怪獸的樣子,那就是蜥蜴類的生物,只是說比蜥蜴多了一點形體的升級,比如它有腮,這也是它能夠在水裏長時間換氣的保證。”小田莉瑪努力的回憶透過玻璃窗看到的模糊的怪獸影像。

“蜥蜴是爬行類(爬蟲類)中種類最多的族群,全世界已知超過4000種,主要分布於熱帶。體型差異很大,從數厘米大的加勒比壁虎,到近3~5米長的科莫多龍都有。有些被稱為蛇蜥的種類腳已經退化,只留下一些腳的痕跡構造。”小田莉瑪覺得有必要對龐小南解釋一下蜥蜴的相關知識。

“蜥蜴與蛇有密切的親緣關系,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蓋以表皮衍生的角質鱗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橫裂,雄性都有一對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種類),方骨可以活動,等等。”

“有人認為蜥蜴與蛇的區另在於蜥蜴有四只足,而蛇沒有足。在一部分蟒科蛇類的泄殖肛孔兩側都可找到一對呈爪狀的後肢;而蛇蜥,在外形上連足的痕跡都找不到,人們常常把它們誤認為是蛇。”

小田莉瑪看向龐小南:“就外形上易於識別的特點,蜥蜴與蛇的區別是:1.蜥蜴下頜骨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不能活動,口不能張大。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彼此間可拉開,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2.蜥蜴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無存的種類,其體內必有前肢帶(肩帶)的殘余。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後肢殘余的種類,其體內也絕沒有前肢帶的殘余。3.蜥蜴多具有活動的上眼瞼和下眼瞼,眼睛可以自由啟閉。蛇的上下眼瞼愈合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來,蛇眼永遠是睜開的。4.蜥蜴多數種類的舌頭都較寬大肥厚。蛇的舌頭都很細長,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於鞘內,常通過口前端的缺刻處時伸時縮,借以搜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氣味’分子,送入鋤鼻器產生嗅覺。5.蜥蜴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沒有,也可從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沒有外耳也沒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聽覺器官的痕跡。6.蜥蜴的尾巴都較長,一般約等於(或僅略短於)頭體長,或為頭體長的2-3倍。蛇的尾巴相對較短,為體長的1/2到1/4(即尾長占全長的1/3-1/5)。”

“蜥蜴與蛇的區別,如果從解剖結構詳細比較,還可以舉出一些。盡管它們二者有許多相異之處,但就動物界發展過程中有機結構的演化程度上來看,它們都處於同一發展階段,而且非常相近。所以當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分類學家,都把它們共置於爬行綱下的有鱗目中,區別為兩個不同的亞目。”作為一個古生物學家,小田莉瑪對於蜥蜴和蛇這些古老的種族研究十分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