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2頁)

幾年前才幾百塊一刀的涇縣宣紙,現在已經炒到三千多一刀了,還經常斷貨。

而陳年宣紙,因為數量更少,炒的更厲害,林泉打聽價格時,七年的陳年宣紙已經接近兩萬一刀了,而年代久的,還更貴。

這真是把紙炒出了黃金價!

在得知這些情況下,林泉才瞄上曹氏宣紙,決定把宣紙從古代往現代賣。

一刀宣紙上萬,隨便來個百刀,豈不就上百萬?

而且宣紙這東西也不像黃金,賣起來有顧慮,宣紙再貴,它也是紙,賣起來也不需要什麽手續,況且宣紙之前就被大量炒客囤貨,林泉就算突然賣出大量宣紙,也只會被認為是炒客中的一個。

據林泉那個玩書法的朋友說,許多大炒客手中,可是囤著好幾倉庫的宣紙,哪個都不會低於萬刀。

這還不算小炒客,手中有個上千刀的多的是。

林泉那個朋友還笑道:“要是那些炒客一起把手中的宣紙都放出來,市面上的宣紙瞬間能被砸成白菜價。”

林泉沒興致去玩那炒作的事,不過既然炒起來了,不趁著東風大賺一筆可不是林泉的性格。

林泉找出當初榮寶齋經理的電話,打過去。

榮寶齋除了拍賣行,其實原本就是經營文房四寶的老字號,對方聽說他手裏有囤的宣紙,並且量比較大,準備出貨,立刻表示很有興趣,並且願意上門收購。

林泉把自己的住址報上,兩人約定好上門時間,林泉就在家裏等著對方派人上門。

林泉也想知道,從古代弄來的宣紙,在現代到底能賣一個什麽樣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