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2頁)

織布廠的負責人是蓉城來的女文員之一,親自跑去遊說女孩子們來當女工,這才有女孩子大著膽子決定來試一試,工錢實在吸引人,她們也想為家裏分擔一些壓力,如果真的能夠掙到工錢,就可以補貼家用。

如果是男人來說勸說,估計她們沒這麽容易下定決心,說不定直接拒絕了,但來的是個女人,還這麽漂亮,人家能圖她們這些鄉下姑娘什麽啊。

第一批吃螃蟹的來到工廠,在工廠負責人的教導下小心翼翼的學著使用紡紗機,很快就上手了,當她們領著當天日結的工錢回家後,第二天來的女孩子就比第一天多幾個,大家都是捎上自己熟悉的人。

織布廠就是這樣慢慢發展起來的。

來工廠上班的女孩子們都十分的小心翼翼,怕自己做的不好扣工錢,怕弄壞了機器自己賠償不起,這個時代人命如草芥,女孩子更是活得小心卑微,自然會多加注意。

工廠會提供免費的午飯,總有女孩子想省下來帶回去和家人一起吃,工廠提供的午飯可比她們家裏吃的豪華多了,貧窮人家食物貧乏著呢,吃糠的不在少數,配菜能有白蘿蔔和野菜湯就算不錯了,織布廠的工作餐自然不會這麽寒酸,偶爾還能吃到肉呢。所以吃飯的時候必須盯著她們把午飯都吃了,並且嚴厲警告,如果因為沒吃午飯導致下午精力不濟,在工作上出差錯,是要扣工錢的。進了織布廠就得遵守規則,要是毫無組織紀律,那只能開除了,以後都不準進織布廠。

三申五令,吃飯有人盯著,這才杜絕了有人試圖把午飯省下來帶回去和家人一起吃的行為。

織布廠是第一家工廠,隨著織布廠的建立,其他的工廠接二連三,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

商人嗅覺靈敏,聚集到繁城的商人更是被商機吸引過來的,織布廠一誕生,就點亮了他們的思路,紛紛效仿織布廠開設工廠。之前只看榮之國掛出來的項目對工廠這個新事物只是有個大概的概念,看到繁城官方著手建立的織布廠,心裏才有了明確的樣子,知道該怎麽辦。

工廠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工人,雖然工錢很動人,但地還是要種的,繁城本地能夠招收到的工人有限,因此人力市場隨之誕生,專門負責從其他地方拉人過來介紹到工廠去工作。

還真是有需求就有市場,見縫插針。

繁城的發展比想象的還要快,工廠的出現簡直就像打了催化劑一樣。

看繁城各色工廠冒出來就知道,技術方面的底蘊已經相當夠了,沒發展成工業革命大概真的是缺乏了某些推力吧,有這樣的技術卻還停留在小作坊的水平,繁城建立第一個工廠之後才打通了商人的思路,紛紛效仿,可能是因為各地動蕩不安,商業發展艱難,基本上小作坊就能滿足要求了,沒想到還可以建成工廠吧。

有的事情真的需要一個契機,不然可能就不會過渡到另一個局面,就像遇到了瓶頸一樣,沒有合適的契機突破,就會一直被瓶頸卡住。

一旦起了頭突破這個瓶頸展示出新天地,就能感覺到整個行業的積累爆發出蓬勃的生機。

在這種混亂的戰國時代能夠發展出這樣的技術積累實在不容易,發展需要一個平穩的環境,老是打來打去的,什麽都發展不起來,戰爭能夠摧毀一切,所幸也不是天天打仗,這才叫農民商人可以喘口氣。

繁城運輸方便,工廠的出現極大刺激了商貿交易,即便繁城的商稅要比其他地方低一些,隨著交易量的擴大提升,交上來的商稅也非常可觀。

真正的打開了商路才知道,這個世界的商品並沒有想象的那麽貧瘠,只不過因為大部分地區商貿不夠發達,商人們冒險走南闖北,商隊一次能夠運輸的商品也很有限,所以能夠見到的商品種類才不多,繁城打開商路之後就見識到了從各個地方運來的各色商品。

從目前展示出來的趨勢就能看出來,繁城注定要成為引領工業革命的起始之城。

這一切,都離不開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