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4頁)

貴族只把自己當人看的作風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寒石城主暴虐成性,人渣成這個程度的算是少數,但其他的貴族也沒有多麽的仁慈善良。特權階級會被平民百姓如此懼怕自然是有原因的,特權的本質就是騎在底層人民的頭上耀武揚威,喝血吃肉啊。所幸榮之國紀委只會追查與榮之國居民有關的案件,其他的並不會理會,榮之國成立才多久,只要不是像寒石城主一樣沒事就殺個人助興,一般不會這麽慘。

只不過,雖然沒有貴族正式向蓉城裏的那位效忠,但是因為大家不約而同默認自己是榮之國的貴族,平日裏的行事作風自然是照著習慣來的,根本沒有顧忌。榮之國的法律頒布以來,他們誰都沒有當一回事,就算他們不遵守,陽奉陰違,那又怎麽樣呢?他們可是貴族啊,法律這種東西當然是約束平民百姓的了,在貴族面前自然得讓步。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按照那樣說的話,他們恐怕只能夠龜縮在自己的領地之內活動,要是不小心越界進入榮之國的地盤,如果是像清水城主還有少主那樣,犯的事情比較輕,只是被毒打一頓還算好,至少命還在,要是像寒石城主那樣人頭落地,那才是徹底完蛋了。雖然寒石城主被處死之後,榮之國並沒有趁機吞並寒石城,還公開宣布表示貴族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寒石城是屬於寒石一族的私有財產,榮之國絕對不會染指半分。榮之國處死寒石城主,只是按照規定對犯下多項罪行的寒石城主追究法律責任,沒有其他意圖。

但是寒石城主還沒確認繼承人就突然死亡,寒石城裏亂成了一團,他的妻妾們個個支持自己的兒子搶起城主之位,爭的你死我活,內鬥的不可開交。要不是出兵寒石城必須要進入榮之國的國土,這會兒附近早就有按捺不住的城主出兵寒石城趁機擴張地盤了吧。現在所有人都被榮之國主君的這一招給嚇住了,暫時無人關注吞並寒石城這個事情,也擔心撞到風口上,又被逮住立了個典型,罪名是破壞榮之國安定秩序什麽的。

也算是讓家主驟然去世的寒石一族有了喘息的空間吧,只要他們沒有內鬥到自我毀滅,外人想要對他們動手,首先就要考慮榮之國的反應。

曾經壓根兒沒有被放在心上,還暗暗嘲笑過的戶口登記一下子成了榮之國的入場券。沒有戶口就不是榮之國的人,那麽他們對榮之國居民做的事情就是公然挑釁榮之國,冒犯踐踏榮之國的法律,清水城和寒石城都是栽在了這一點上面。

沉默了幾年之後,蓉城裏的那位主君終於要對榮之國境內的貴族動手了。

貴族對自己手裏的權力有多麽在意,看清水城主和寒石城主就知道了,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讓他們提交戶口資料,那幾乎就是在讓他們割肉呀。

主君對榮之國各地人口的掌控力提升了,也就意味著貴族對自己領地裏的掌控力下降了,主君分薄了原本被他們握在手裏的權力,此消彼長,他們當然不樂意了。

寒石城主的事情席卷榮之國各地之後,這些貴族領主全都繃緊了神經,提高警惕,以免自己成為下一個被揪住錯處的倒黴蛋,與此同時,在行為上面自然也開始收斂起來。今非昔比,他們所倚仗的貴族特權在榮之國根本不奏效,畢竟這世上從來沒有這種事情吧,火之國的貴族能夠在雷之國貴族的地盤上橫行跋扈,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理所當然的,既然他們與榮之國並不存在從屬關系,那麽他們在榮之國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麽貴族特權。

貴族的權力,僅在自己的領地上,以及自己所效忠的大名的勢力範圍內才有效。

這個事件帶來了層層的反映,有人歡喜有人愁。

就在蓉城裏,有些人也對此動了些心思。

立國大典的時候,一些使者便以留學的名義請求派出自己國家的人來到蓉城,他們打的是什麽主意顯而易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個事情要是成了,好處是很多的,要是不成功也不過是犧牲了一些不重要的棋子而已。

這批人被送入蓉城之後,就安排進了學校裏面。

他們的身份地位不高,將來的晉升途徑非常的有限,重要的資源根本輪不到他們,基本就是家裏的透明人。哪怕是大名的兒子,或是高位貴族家裏的兒子,身份貴重或是受到寵愛的兒子當然不可能當做棋子送來蓉城,名義上說是留學,實際上根本就是想送到榮之國主君的床上去,這種事情怎麽可能輪到家裏受寵的孩子。

話雖如此,出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名的兒子再不受寵,那也是大名的兒子,成長環境所賦予的無形好處是非常多的,比如說眼界,比如說政治意識,再比如說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