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圓(第4/6頁)

直到某天,地球同步軌道上一顆超期服役的衛星朝著太空錨地所在的位置撞過去時,被從太空錨地發出的一道激光直接摧毀之後,事情開始變得有些微妙,隔天又是數道激光自太空來,準確消融了在建島嶼上需要拆除的一批支架之後,周邊海域終於變得安靜下來這片海域一向的特征一般,風平浪靜。

除了華夏的海警船,日常遊弋在這片領海中,維護著華夏的主權。

終於,來到了天梯正式運行這天。

王宇飛帶著路余馨還有他的女兒王嘟嘟跟妹妹郭曉怡,四個人在鏡頭中跟首批受邀且應邀前來,涵蓋了科學家、成功企業家等等兩百多人登上了試運行的艙體,在全世界的鏡頭下,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沒有專業受訓,便直接步入太空的壯舉。

隨行的記者通過鏡頭跟宇馨科技提供的視頻資料,全程記錄了這次旅程中的所有細節,並跟著這個特殊的團體在太空城市中生活了一周時間,用鏡頭記錄並向全世界傳播了這一切之後,跟著大家在一周之後,踏上了歸程。

太空城市內的一切再次引爆了整個網絡。

無數商家為了能得到一個太空城的展位爭奪得頭破血流。前期拿到經營資格的商家,跟預定了太空旅遊的客戶成了人人欽羨的對象。

因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拿到的價格相對於現在來說是極其低廉的。

已經證明了安全性跟便捷性的太空天梯跟太空城旅遊,直接被炒到了天價,當然這也是市場決定的,畢竟太空城市的承載能力有限,不可能持續滿負載運行,除去太空城內的工作人員跟科學家,同時最優承載人數也就那麽兩、三千人。

於是能夠去太空城旅遊一次,成了無數人畢生的夙願。

宇馨科技再次賺得盆滿缽滿。

次年,宇馨科技向全球公布了地月通道計劃,跟月球宇宙港建設計劃,並在全球征集資金跟資源。

簡單來說由華夏牽頭成立一個月球宇宙港開發公司。

已經確定華夏一家國企跟宇馨科技將在未來的月球宇宙港開發公司各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剩下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則由全球各個地區競標。

投入越多,未來從月球宇宙港以及衍生的各項工程中獲得利潤越多。

畢竟月球宇宙港未來可不止是一個港口,還會建設各種生產適應宇宙航行的各種重型工廠。

未來這些宇宙船體創造的收益比如外星采礦、外星殖民等,都將由各國跟公司在月球宇宙港開發公司的投資比例來確定。

當然參與投資的各國不管投資多少都必須尊重宇宙港建設計劃提供者,宇馨科技的意見,大家都只有分紅權,並不能在因為投入的股份而有權力在公司中指手畫腳。

但這並沒有阻礙大家投資的熱情。

有天梯計劃的成功做擔保,在無數科學家詳盡的審核了這個地月通道跟宇宙港建設計劃之後,這個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國家為了半點股份爭破腦袋的工程在計劃公布半年之後正式開工。

大概是為了感謝全球人民的誠意,宇馨科技也終於宣布將旗下所有產品開啟全球同步發售的計劃。

得知這個消息後,無數人熱淚盈眶。

負責任的好企業啊!

……

又是二十年一晃而過。

這一年,王宇飛已經五十五歲,但是在智能醫療平台已經普及、細胞再生計劃已經推出、華夏人平均壽命已經達到128歲的新時代,五十二歲還屬於一個青年。

這個時代一般界定,七十歲才算步入中年,九十歲才算年輕的老人,

而且看上去這個曾經的少年也著實不太顯老,依然還是少年。

當然這些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一年舉全球之力的月球開發計劃已經基本完成。

人類雖然還未曾擁有一座火星城市,但卻已經擁有了一座名副其實的太空港口,跟宇宙艦重工業基地。

同年,由小智設計,宇馨宇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並制造,搭在了十二台不同功率,且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重型無工質發動機的小型太空飛船——遠洋號太空探索飛船也正式出廠。

並按照預定好的計劃開啟了繞太陽系一圈的試航計劃。

當然,說是小型其實是跟大型宇宙運輸艦比起來。

這艘船的真實體型其實不小,類比的話大概相當於地球上的小型航母,雖然巨大,但大部分時間並不像電影中那樣需要太多船員,事實上這是一艘全自動飛船,或者說並不需要太多人類就能行駛的飛船。

因為這艘船的駕駛員已經由船長王宇飛欽定為自家的孩子——小智。

已經擁有了一具類人身體,但思想依然可以無限復制的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