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三反之爭(上)(第2/3頁)

許不忌可是皇帝的忠實擁躉,簡直堪稱皇帝思想的化身,他這時候說這種話,代表的是他自己還是朱允炆這個皇帝的意思呢?

這麽想,可真就是冤枉朱允炆了。

他可從來沒有授意或者暗示過許不忌說這種囂張跋扈的話來,雖然說傳統國學已經逐步沒落,但朱允炆也絕沒有想過一棒子打死,一個是歲數也大了,性格不像當年那陣偏激熱血。二來也是被罵的太狠,屬實老實了不少,按老祖宗的話說呢,就是稍微學會了一點中庸之道。

對於許不忌這仿佛腦子抽瘋的言論,朱允炆沒有任何表態,他倒是真想聽聽,朝堂之上能為此爭論出個孰高孰低來。

“矯枉過正?”

許不忌哈哈笑了兩聲,轉身直視黃觀,肅聲質問道:“敢問黃部堂,你說先賢之著作對這些亦有涉獵講述,那好,麻煩黃部堂給我舉個例子,是哪本書、哪一篇教了四川官員今日之所作所為。”

這話說的黃觀頓時啞口,馬上開始絞盡腦汁的冥思苦想起來。

“想不出來嗎?那我告訴你。”

許不忌面露不屑,環顧朝堂,振聲道:“涉及經濟之說,發展之說的書,有《鹽鐵論》、《史記·貸殖》,《史記·平準》、《食貨典》、《富國策》、《夢溪筆談續卷》。”

說到這,許不忌臉上的嘲弄更甚了:“這些書,黃部堂一本都沒有看過吧。”

這一下,黃觀的臉色更加尷尬了。

正如許不忌所說無二,這些書,他確實一本沒有看過。

把時間用到看這些上面,這個六首狀元還怎麽考得上?

可以說,許不忌能夠說出書名來只會讓他更加的尷尬。

倒是有聰明的站出來替黃觀解了圍,將了許不忌一軍。

“許部堂博覽群書,下官欽服,但許部堂如此一來豈不是自相矛盾了嗎,先前還言先賢之書毫無價值,如今又自行舉出了如此多名錄來,如何解釋啊。”

這人一開口,許不忌就知道。

翰林院的老學究了。

“你看過這些書嗎?”

許不忌瞥了老頭一眼,就讓後者羞躁的滿臉通紅。

“我先前說反舊儒、反四書五經、反程朱理學,這幾本書,你跟我說說,哪一本可以歸入三反之內?”

這一句反問,說的滿堂鴉雀無聲。

玩文字遊戲,人家許不忌這話還真沒毛病。

因為就是他們一力袒護的先賢,把這些書,連著這些書的作者全部打入了雜學家。

“而且啊,這裏面幾本書嚴格來說,不算是經濟類書刊。”

許不忌環顧一圈,輕蔑道:“算了,我估計你們也不知道是哪幾本,那就我來說吧。

《史記·貸殖》、《平準》、《食貨典》是記述類傳史,也就是大多只記述了市場經濟的行為,而沒有注釋相應的理論知識,對於地方性、區域性、國家性經濟如何促進發展,沒有任何的建議,得靠看書的人從書裏記載的商業行為中自行去思考。

這種書,你拿去給四川的官員看,他們能看出什麽來?

與承載聖人之言的《建文思想合集》中的《經濟篇》相比較,何止是天壤懸殊之差,四川的官員是因為領會了陛下的精神,才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水平,才能做到既有為百姓操持的心,也有為百姓操持的能力。

陛下多次說及,教育乃國之根本,教民先教官。

眼下,四川的成績不就是最大的證據嗎,四川的官員教好了,他們就能自主思考,去幫助百姓民生的發展和進步,如果還捧著經史典籍,搖頭晃腦的滿嘴子曰,我問諸公,四川幾十萬脫產戶,何去何從啊!”

好家夥!

所有人都被許不忌懟到閉口不言起來。

論吵架耍嘴皮子,朝堂之上算是服了。

許不忌一番侃侃而談,可不僅僅是在為自己的三反言論找支持,還順勢著很拍了一頓朱允炆這個皇帝的馬屁。

而且這記馬屁的水平,可是真高。

這場架,別說吵不贏,就是能吵贏也沒人敢開口了。

黃觀等傳統學派閉了嘴,老老實實的回到班列當縮頭烏龜,但許不忌明顯沒有放過他們的意思,乘勝追擊道。

“黃部堂方才說不才之言矯枉過正,這可不是一句好話啊,說出去讓天下人知道,還都當不才是喜歡亂扣帽子、亂興評罪定過之舉的奸佞呢。

鬥膽問一句黃部堂,何謂矯枉過正!”

氣勢這一塊,許不忌已經全面碾壓了黃觀,讓後者緊張到結舌,甚至額頭都開始了冒了汗,但許不忌的詰問已經抵到了他眼皮子底下,不回應更不行。

那就坐實了他是在惡語同僚,要定失言之罪的。

有心看了一眼內閣幾人的位置,黃觀是真想這時候能有一位閣老伸一把援手,但楊士奇幾人都老神在在的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心,絲毫沒有插手的意願。